汨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二零一六年一月
序 言
2016-2020年,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是在全省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编制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对我市充分把握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战略和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长岳一体化等政策机遇,争取国家、省的大力支持,实现经济社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
《汨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是经济新常态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发展思路、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和举措,是“十三五”时期指导经济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发改委关于“十三五”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
目 录
第一章 坚定信心 加快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 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
第二节 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第二章 优化布局 着力推进功能分区
第一节 确立总体空间结构
第二节 明确主体功能分区
第三节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第三章 融城入市 统筹城乡一体发展
第一节 建设长岳一体化先行区
第二节 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第三节 强化经济发展支撑
第四章 转型升级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打造新型低碳工业
第二节 发展现代农业
第三节 壮大特色服务业
第五章 生态优先 全力建设绿色汨罗
第一节 呵护自然生态
第二节 防治环境污染
第三节 创建“两型”示范
第六章 改善民生 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第一节 提升教育水平
第二节 保障人民健康
第三节 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第四节 鼓励创新创业
第五节 完善社会保障
第六节 强化安全监督
第七章 深化改革 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第一节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节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
第三节 加快农村配套改革
第四节 加快社会体制改革
第八章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第一节 加强民主法治
第二节 加强要素保障
第三节 做好规划组织实施
术语解释
“十二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四期叠加”的困难局面,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按照建设“幸福汨罗”总体部署,认真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努力建设平安汨罗、创业汨罗、文明汨罗、宜居汨罗,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形成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1、“十二五”奠定的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稳步攀升。2015年全市GDP达到319.2亿元,年均增长14.1%;人均GDP达到45750元,年均增长11%;财政总收入17.4亿元,年均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5:60.3:28.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6.9亿元,年均增长2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94元,年均增长5.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14元,年均增长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3亿元,年均增长14.4%;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全面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达到89%。
——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农业生产稳步提升。粮食持续五年丰产,油料、茶叶、西瓜、水果、蔬菜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优质稻、“双低”油菜、无公害蔬菜等农业连片规模板块基地面积超过68万亩;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达210家,农机合作社达65家,水稻种植大户1306户、养殖大户315户;主要农产品抽样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7家。工业发展快速推进。全市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70.5亿元,年均增长15.5%;成功列入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个、湖南省著名商标36个,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9家。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进一步壮大,规模企业达69家,年产能达241.7万吨,五年创税37.4亿元,顺利通过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验收。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成功列入全省首批“飞地经济”试点园区,建成标准厂房21.27万平方米,入驻企业7家,初步形成两翼齐飞的工业发展格局。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累计完成自营外贸进出口9760万美元;改造城区和乡镇标准化农贸市场8个,新增商业网点910个,市区大型超市达16家,专业大市场达11个,快递公司发展13家,成功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位居全省第7位。举办5届汨罗江龙舟节,屈子文化园稳步推进,新市古镇启动建设,玉池山入选省级风景名胜区。引进光大银行,银行业机构发展到4大类10家,营业网点达74个,金融环境综合排名进入全省前10行列。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一是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取得成效。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25.34亿元,提质改造汨新大道、建设路、高泉路、劳动路、城西路、大众路、归义路、人民路、体育巷等城区主次干道和特色巷道。新建沿湖路,建设汨罗江大道西延线,完成高泉路、大众路、劳动路北延对接沿江大道,拓展了城区框架;完成汨罗江沿江风光带、西湖公园一期、友谊河休闲绿化带、龙舟路、龙舟竞渡中心、燎家山广场、政府广场和山塘路小游园、大操坪人民广场、罗城路绿化提质,城区绿地覆盖率达37.33%。商品房开发面积79.94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39.49平方米。城建规划越加完善,城市管理越加规范。二是秀美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启动乡镇规划编制,加快秀美乡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 “四大”绿化工程,五年累计造林1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99%。累计投入农村环境整治资金1.5亿元,全市乡镇场实现了生活垃圾村收集、乡集中,城区周边及G107沿线乡镇实现市集中处理,乡村环境明显改善。白水镇、桃林寺镇、黄柏镇被评为岳阳市美丽乡镇,白水镇西长村、黄柏镇神鼎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运输。岳望高速启动建设,汨杨公路、十古公路、G107与S308跨线互通立交、G107弼时镇区改线、大渡线磊石至红花公路(一期)等干线公路基本完工,建设农村公路210余公里。搬迁中心汽车站,建成星火、长乐汽车站。水利设施。加快汨罗江综合治理,除险加固小Ⅰ型水库38座,小Ⅱ型水库253座,清淤山塘7350口,建设山塘3350口,建设渠道1418公里,整治沟渠8405公里,新建和维修改造机埠290处,维修改造河坝204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46.53平方公里。引兰入市完成投资2.6亿元并启动二期建设,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42.75万人。能源保障。新建110千伏变电站3个、35千伏变电站3个,改造220千伏变电站1个,改造10千伏线路66公里、低压线路105公里,升级改造238个行政村电网。稳步推进天然气入市工程,建设农村沼气池10260口。通讯网络。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加快,移动电话、互联网用户大幅增加,数字电视实现“村村通”。
——环保建设扎实推进。严格执行新《环保法》,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环保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环境总体质量有效改善。大力实施再生资源一号议案,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划行归市。铺设污水管网,建成重金属污水处理一期,规划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向家洞、兰家洞等水源地实施“六禁”保护,汨罗江汨罗段实现全线禁采。持续开展矿山整治,关闭麻石开采、加工企业8家,整改400家,关闭取缔小砖窑、小瓦窑30余家。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置,危险废物达标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大幅提升。
——公共服务更加均衡。义务教育继续保持“双高”水平,获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市。新增乡、村文化站31个,农家书屋、社区文化中心405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通过验收。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建成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改造乡镇卫生院18 家。继续保持计生工作“省优”、“国优”地位,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6.5‰以内。建设公租房、廉租房、经适房等保障性住房6513套,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5241 户,发放租赁住房补贴6166户,发放补贴资金682万元。初步建立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为主,城乡大病救助、边缘救助、临时救助为辅的“五位一体”社会救助体系,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3亿元,优抚资金9600万元。社会保障实现基本全覆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平均达95%,社保基金总收入突破4亿元大关。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475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95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1%以内。
——社会管理持续优化。完善总体应急预案,修编专项应急预案22个。连续三年被评为岳阳信访工作先进县(市),未发生恶性信访案件。餐饮服务和涉药涉械单位检查覆盖率100%,保障了“舌尖上的安全”。严抓安全生产,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影响稳定的突发事件。严查超限超载、醉酒驾驶、无证驾驶、乱停乱摆等交通违章行为。严抓治安防控,建立全天候、网格化巡逻体系,坚决打击黑恶势力、涉黄涉毒涉赌、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行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持续下降。
——对外影响持续扩张。先后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平安渔业示范县(市)、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县(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县(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首批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内联引资工作先进县(市)、粮食生产标兵县(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县(市)、非公经济先进县(市)、旅游强县(市)、扶贫工作先进县(市)、人口计生工作模范县(市)、双拥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广播“村村响”经验全省推介。粮食系统建设、水土保持监管、人口计生控制等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表1:“十二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
|||||||
类型 |
编号 |
指标 |
单位 |
“十二五”规划 目标 |
2015年 预计完成 |
年均 增长(%) |
属性 |
经济发展指标 |
1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300 |
319.2 |
14.1 |
预期性 |
2 |
人均GDP |
元 |
42700 |
45750 |
11 |
预期性 |
|
3 |
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25 |
17.4 |
9.6 |
预期性 |
|
4 |
城镇化水平 |
% |
55 |
54.3 |
— |
预期性 |
|
5 |
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925 |
1042 |
24.5 |
预期性 |
|
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84.5 |
77.3 |
14.4 |
预期性 |
|
社会发展指标 |
7 |
总人口 |
万人 |
69 |
69.45 |
— |
约束性 |
8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
元 |
33000 |
24594 |
5.8 |
预期性 |
|
9 |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
元 |
11300 |
14114 |
15.4 |
预期性 |
|
10 |
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
人 |
15000 |
24757 |
— |
预期性 |
|
11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4.5 |
4.1 |
— |
约束性 |
|
12 |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
% |
100 |
99.2 |
— |
约束性 |
|
生态建设指标 |
13 |
森林覆盖率 |
% |
42 |
46.99 |
— |
约束性 |
14 |
单位GDP能耗降低率 |
% |
20 |
20 |
— |
约束性 |
|
15 |
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减少 |
% |
10 |
10 |
— |
约束性 |
|
16 |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 |
% |
5 |
7.5 |
— |
约束性 |
|
17 |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
% |
70 |
82 |
— |
约束性 |
|
18 |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 |
85 |
85 |
— |
约束性 |
2、“十三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区域战略调整,拓展开放合作空间。国家出台“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我市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布局、产业分工协作以及招商引资等方面获得重大利好。湖南省的“一带一部”战略定位,提出“发挥岳阳作为我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作用,将其发展成为全省通江达海的新增长极”,把岳阳放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地,区域融合势不可挡,借港出海、形成开放型经济正逢其时。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战略提出加大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环湖公路建设,我市作为环湖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顺势而为,加大项目申报和建设力度,加强环湖区域城市群之间的合作交流,建设环湖区域的明星城市。
——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助推发展转型升级。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将大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将为我市加快再生资源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带来机遇。经济新常态下,国家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市可趁此机遇,推进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并发展新业态,使其成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新引擎。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与我市“十三五”时期进一步加大生态环保建设,建设山清水秀天蓝的绿色汨罗这一发展思路不谋而合,要求我市采取扎实行动,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长岳辐射带动增强,区域合作添加动力。随着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汨罗面临要素流动的聚集机遇、产业调整的升级机遇、区域发展的政策机遇、先行先试的改革机遇。随着 “十三五”全省“一核三极四带多点”空间格局形成,长岳一体化必将加速。通过联手长沙经开区共建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全力加强与长株潭产业对接。通过建设公路口岸,与岳阳“一区一港四口岸”的城陵矶港形成串联,汨罗作为长岳中点、岳阳南部融长区域中心,必将成为长岳一体化的重要枢纽,在深化长岳区域合作中获得实质性利好。
——经济发展总体偏好,面临挑战不容忽视。一是宏观经济放缓与我市迫切需要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受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增长明显趋缓,进入宏观经济继续深度调整的新常态。未来几年,全市经济增速继续放缓是大概率事件,资金短缺的压力日益突出,因此稳增长、促发展的压力前所未遇。二是加快产业发展与环境约束趋紧的矛盾。新《环保法》的出台和实施意味着政府和公众对于环境污染的“零容忍”,而我市再生资源产业精深加工不足,科技含量较低,缺乏有品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产业发展和环保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自身优势不突出与区域间竞争加剧的矛盾。随着周边各区域竞相发展、深化改革以及交通条件的大力改善,生产要素在区际间的流动性加大,围绕产业、技术、人才等的竞争日趋激烈,“过道效应”和“虹吸效应”压力日趋明显,经济实力与周边县(市)差距逐渐减少,与湖南省其它经济强县(市、区)差距逐渐拉大,自身产业优势不突出,集聚效应不够,面临的区域竞争态势越来越严峻。四是资金严重不足与投资大量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趋缓,土地财政模式面临转型,另一方面各项民生实事工程需要安排大量财政资金,加上政府债务进入还债高峰期,财政资金调度和收支平衡压力十分巨大。
综上分析,未来五年的基本判断是:“三不变”、“三个变”、“三加大”。三不变:即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变,区域融合加速与分工细化的趋势不会变,市域发展探底趋稳、逆势反弹的走势不会变。三个变:即发展动力结构、城乡布局结构、调控措施结构会大变,区域合作形态、生产组织方式会大变,政府履职方式、社会治理模式会大变。三加大:汨罗区位交通优势弱化,被边缘化的风险加大;内部结构性矛盾加深,转型压力加大;外部制约加剧,要素整合、保障困难加大。总之,未来五年,市域发展总体向好中困难很大,机遇较好中挑战和矛盾突出,只有大胆解放思想、探索创新,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强化地位、脱颖而出。
3、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三量齐升”、“一极三宜”总体部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要求,以对接融入长株潭为主要方向,以绿色发展为必守底线,以改革创新为破题关键,以“三园一区”(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屈子文化园和城区)为主要抓手,着力推进产业集中布局、园区两型改造、城乡一体发展,努力建设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洞庭湖区域产业发展洼地、文化旅游高地、宜居宜业福地,率先在全省建成高质量的全面小康社会。
4、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毫不动摇“既要金山银山,也要蓝天碧水青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根本举措,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贯彻到社会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的各个领域,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内生动力。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科学技术、生产组织、要素保障、政府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全方位、多维度创新,释放发展动力。不断完善创新平台、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效率。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创新能力。
——坚持协调发展,加速结构调整。既全力推进经济增长,又密切回应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进人民福祉;既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又全力促进第三产业增长;既聚力城区发展,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又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统筹。
——坚持共享发展,促进共同幸福。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使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开放发展,优化要素配置。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不断提高“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增强市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主动实施融长发展战略,努力打破行政区域束缚,争取区域分工有利地位,最大限度整合、汇聚区域优势资源,增强产业实力和市域核心竞争力。
5、发展定位
——长岳一体化先行区。融入长株潭、借势借力发展将是我市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有效途径。同时,岳阳在“十三五”时期将全力建设大江大湖名城,建成湖南经济新增长极,推进与长株潭双核联动一体发展,实现长株潭岳一体化。汨罗,正处于长沙与岳阳连接线的中心点上,是实现长岳一体化的关键性枢纽,因此,“十三五”时期,我市在继续保住岳阳县域经济排头兵,大力争取岳阳支持的同时,将加快承接长沙、配套长沙、服务长沙步伐,全力实施融长战略,实现交通、产业、城镇三个“对接”,建设成为长株潭的卫星城,全力打造长岳一体化先行区。
——环洞庭湖区域明星城。充分抓住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立足保障生态安全、水安全、粮食安全,着力构建和谐人水新关系。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创新产业、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抢抓环湖公路建设机遇,优化交通网络,促进与环湖县市的经济互动。
——全省“飞地经济”发展引领区。依托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加快与长沙经开区以及长株潭城市群对接步伐,全力承接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通过五到十年时间,实现建成区面积19平方公里,一批有竞争力、上规模的世界五百强、国内五百强企业入驻生产,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制造、新材料等支柱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打造汨罗工业发展新引擎和财源增收新动力,为全省“飞地经济”发展提供示范。
——全球华人端午文化旅游胜地。依托我市“名江、名人、古祠、佳节”等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端午龙舟文化为源头,以屈子文化园及汨罗江为核心载体,结合周边其他旅游文化资源,积极开展一系列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田园观光等旅游活动,着力实施“文化强旅、以旅兴文”战略,以文化推动旅游发展,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十三五”时期,把我市打造成为全球华人端午文化旅游胜地。
6、主要目标
——经济增长稳中求进。地区生产总值达年均增长9%以上;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1%;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城镇化率达62%。
——社会民生不断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分别增长10%、1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8%,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达5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每年5000人以上。
——生态环境更加秀美。万元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5%,万元GDP排放强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达48%,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40%,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城市水环境质量达到三级标准,工业废气、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城市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岳阳市平均水平。
表2:“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 |
||||||||
类别 |
序号 |
指 标 |
2015年预计完成 |
2020年规划 |
“十三五”年均增长(%) |
属性 |
||
经 济 发 展 |
1 |
GDP(亿元) |
319.2 |
490 |
9.0 |
预期性 |
||
2 |
人均GDP(元) |
45750 |
75000 |
9.0 |
预期性 |
|||
3 |
规模工业总产值(亿元) |
755 |
1215 |
10 |
预期性 |
|||
4 |
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 |
170.5 |
275 |
10 |
预期性 |
|||
5 |
财政总收入(亿元) |
17.4 |
26.8 |
9.0 |
预期性 |
|||
6 |
人均财政总收入(元) |
3116 |
4680 |
8.5 |
预期性 |
|||
7 |
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 |
70.4 |
82 |
-— |
预期性 |
|||
8 |
经济结构 指数 |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88.6 |
91 |
— |
预期性 |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17 |
22 |
— |
预期性 |
||||
9 |
城镇化水平(%) |
54.3 |
62 |
— |
预期性 |
|||
10 |
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 |
45.4 |
70 |
— |
预期性 |
|||
11 |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率(%) |
42 |
100 |
— |
预期性 |
|||
12 |
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 |
279.9 |
300 |
— |
预期性 |
|||
13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23 |
18 |
— |
预期性 |
|||
1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 |
77.3 |
143 |
13 |
预期性 |
|||
人民生活 |
15 |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方米) |
41.1 |
45 |
— |
预期性 |
||
16 |
人均储蓄存款(元) |
13322 |
30000 |
14.5 |
预期性 |
|||
17 |
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 |
12.7 |
17 |
— |
预期性 |
|||
18 |
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比率(%) |
94.7 |
100 |
— |
约束性 |
|||
19 |
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 |
98.5 |
99.5 |
— |
约束性 |
|||
20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4594 |
39608 |
10 |
预期性 |
|||
21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4114 |
23782 |
11 |
预期性 |
|||
22 |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人) |
24757 |
30000 |
2.5 |
约束性 |
|||
23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1 |
4.5 |
— |
约束性 |
|||
社会发展 |
24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
99.2 |
100 |
— |
约束性 |
||
25 |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
96.0 |
98 |
— |
约束性 |
|||
26 |
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 |
15 |
50 |
— |
约束性 |
|||
27 |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98.8 |
99.5 |
— |
预期性 |
|||
28 |
平均受教育年限 |
10.2 |
10.5 |
— |
预期性 |
|||
29 |
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平方米) |
2.1 |
2.5 |
— |
预期性 |
|||
30 |
每千人拥有床位数 |
3.8 |
4.2 |
— |
预期性 |
|||
生态文明 |
31 |
绿化水平 |
森林覆盖率(%) |
46.99 |
48 |
— |
约束性 |
|
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37.3 |
40 |
— |
约束性 |
||||
森林资源蓄积量增长率(%) |
4.1 |
4.5 |
— |
约束性 |
||||
32 |
空气质量 |
COD排放总量减少(%) |
10 |
10 |
— |
约束性 |
||
SO2排放总量减少(%) |
7.5 |
10 |
— |
约束性 |
||||
CO2排放总量减少(%) |
10 |
— |
约束性 |
|||||
33 |
单位地区GDP能耗降低率(%) |
20 |
15 |
— |
约束性 |
|||
34 |
地表水质达标率(%) |
100 |
— |
约束性 |
||||
35 |
城市污水处理率(%) |
82 |
95 |
— |
约束性 |
|||
36 |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 |
85 |
95 |
— |
约束性 |
|||
37 |
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 |
95.5 |
98 |
— |
约束性 |
|||
民主法治 |
38 |
城乡居民依法自治率(%) |
97 |
98 |
— |
预期性 |
||
39 |
社会安全指数(%) |
96 |
97 |
— |
预期性 |
|||
未来五年,着眼于承接长株潭、长江经济带辐射,立足于服务长岳联动战略,按照绿色发展这一底线要求,强化约束,积极引导,着力构建“一核引领、两带联动、多点支撑”的“H”型空间结构,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城乡一体发展、国土高效利用的良好态势。
一核引领:一核指城市规划区,按照30平方公里、30万人口的远景目标和20平方公里、20万人口的中期目标加快建设,力求彰显山水特色,突出湘楚韵味,具备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基本确立长岳一体化的节点地位。
两带联动:两带指G107汨罗段(包括大荆、罗江、新市、神鼎山、弼时等镇)和S201汨罗段(包括川山坪、白水、桃林、屈子祠等镇),打造长岳一体南北两条走廊,形成人口聚居带、要素汇聚带、产业发展带,重点建设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屈子文化园。
多点支撑:依据两带布局,结合乡镇区域调整后的15个乡镇,按照产城融合、产城互动、城乡联动的原则,推动重点集镇建设,形成“一镇一品”的差异化、品牌化发展格局。
7、重点开发区域
主要指城区、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屈子文化园和按产镇融合要求建设的乡镇工业小区的规划区。该区域大力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主要区域。
8、限制开发区域
主要指重点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以外的区域,本区域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开发,以发展传统农业为主,主要致力于保障本市粮食生产安全,在此基础上推动农业与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为长株潭提供绿色无公害的“菜篮子”。
9、禁止开发区域
主要指境内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地等,包括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玉池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神鼎山省级森林公园、影珠山风景区、八景洞风景区、红花山风景区、湘北植物园、水库水源保护地等。该区域要严格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禁止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业,构建全市生态安全屏障。
10、农业布局
基本形成“一带、五基地”的农业生产格局。“一带”,即汨罗江两岸农业区,发展传统农业和生态农业。“五基地”即屈子祠镇、罗江镇名优茶种植基地,玉池山、神鼎山、红花山、白水苗圃、桃林林场的苗木种植基地,罗江镇、白塘镇、大荆镇的无公害瓜菜基地,长乐镇、神鼎山镇、古培镇、大荆镇绿色食品水稻基地,桃林寺镇名贵金银花种植基地。
11、工业布局
构建“两园”的现代工业布局体系,“两园”即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和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新型材料业、电子信息产业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着重发展再生资源产业。
12、服务业布局
形成“一核、三园、多极”的服务业集聚区。“一核”即主城区,重点发展商贸、物流、金融、旅游、教育、地产楼宇、社区服务、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三园”即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屈子文化园,其中,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重点建设生产性服务集聚区,屈子文化园发展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多极”即桃林、神鼎山、屈子祠、新市、弼时、古培、川山坪、白水、三江、罗江、大荆等乡镇的集镇区域,发展商贸和旅游业。
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突出重点、梯度推进”的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全力建设环长株潭卫星城,打造长岳一体化先行区。
以向南发展,加快对接和融入长株潭为主攻方向,努力承接长沙辐射,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力争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62%,城区人口达20万人以上。
13、加快构建城市基本骨架
优化中心城区四个方向的城市路网结构。建成西环线、红旗路、望湖路、城福路、北托路,完善西片区环湖交通道路;建成通江路、山水路,优化滨江片区路网;建成G536和京珠复线汨罗连接线,启动汨罗江大道东延至新市古镇道路建设;打通迎宾路,改造站前路、高泉南路、大众北路及劳动路、人民路,建设山塘路跨京广铁路大桥。到2020年,逐步形成规模合理、网络完善、结构优化、衔接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骨架。
14、突出中心城区改造升级
加快旧城提质改造,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罗城桥片区、冶金机械厂片区、山塘路片区等地棚改,分步推进氮肥厂、水泥厂等老工业向城外搬迁。加快新区建设,推进西片区、西延线片区、滨江片区、高铁片区等新区开发,根据各片区定位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西片区:重点推进红旗水库水系补水、控水调控、清淤整固、堤岸护坡,形成760亩水面、水深3米常年一湾清水的城市核心湿地。做好二期绿化,建好“三湾”、“八景”景点工程,加强房地产开发,配套健身、文化、娱乐等设施,打造首个城市综合公园;西延线片区:建设高端商务、高档住宅、高品位休闲中心、城市“绿心”工程、市民广场等;滨江片区:加快征地拆迁,加强招商引资,规划建设多功能的城市综合体;高铁片区:依托汨罗高铁东站,做好征地拆迁,建设一批高端商务综合体、高档住宅、高档休闲中心、市民健身休闲广场,发展餐饮、娱乐、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汨罗与长沙、岳阳等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优势互补,加快区域内资本、技术、人力资源流动,构建岳阳—汨罗—长沙、汨罗—平江—湘阴、汨罗市区—各乡镇快速经济圈,促进汨罗高铁经济升级发酵。
15、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推进防洪排渍工程,实施滞水、留水工程,加快雨污分流改造,建设景观水体,改扩建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探索建设海绵城市。续建汨罗江沿江风光带,完成沿江大道二期自来水公司窑洲取水口至新市大桥6公里绿化、景观、环境配套工程建设,完成友谊河入江口至南渡桥3公里的绿化景观工程,建设生态廊道。推进建设路、大众路、友谊河、西湖公园等亮化工程,完成绿色节能照明改造。新建生活垃圾中转站,实施新城区垃圾处理一体化工程,开展压缩、保洁运输、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工作,按平战结合要求,结合地下人防工程,建设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和地下停车场。
专栏1:城市建设重点工程 |
1、海绵城市创建工程:推进城区绿心建设、渗水项目改造、景观水体建设、友谊河整体整治、雨污分流改造,扩建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尾水排放、实施中水利用工程。加快建设城市智慧排水防涝信息平台系统。 2、生态绿化工程:实施汨罗江沿江风光带和友谊河绿化。强化城镇公园、街角、广场、人行道、地面停车场、河湖堤岸等设施的生态绿化改造。 3、节能亮化工程:推广LED路灯、太阳能路灯等节能灯具。开展主要街道两侧各类建筑物、办公、生产、经营场所、公共服务设施和重点单位的亮化。 4、清洁美化工程:完成新桥垃圾场原有存量垃圾的封场扩容工程。新建日焚烧生活垃圾550吨的新桥发电厂,在城区新建4处生活垃圾中转站。 |
16、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新建城市综合体2-3个;在城区中心地段建设1-2座商业办公写字楼,满足市民对办公场所的需求;逐步提升酒店档次和接待能力,建设1-2座四星、五星级酒店;建设一批群众健身休闲广场,新建汨罗江体育公园,为市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体育健身活动等提供充足场地。加快商住楼盘开发,规划在西湖公园、沿江大道等新区建设3-5个上规模、上档次、配套设施完善的高档楼盘。
17、建设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加快智慧城市创建,运用现代新技术、新手段,促进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营造安全、洁净、畅通、舒适的城市环境。健全数字城管体制机制,整合数字汨罗地理空间框架、城市电子监控系统等信息资源,实施“天网工程”,提高城市交通、治安监控的密度和清晰度,实现对人、事、物网格化、精细化、标准化、现代化管理。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积极盘活道路资源,缓解交通拥堵。加强停车设施建设,规划新建一批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场,推动新建小区、大型商场、医院、学校、交通换乘站点等按标准配建停车设施,加强停车泊位建设和管理,有序推动单位、小区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健全城市主次干道全天候保洁机制,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保持城市道路干净整洁。加强流动摊贩管理,引导摊点入室入棚、定点限时经营,清理取缔流动摊点、马路市场,维护市容秩序。
按照“依托优势、彰显特色”要求,以城带乡、并乡建镇,有序引导农业剩余人口向中心镇集聚,实现镇村共同繁荣。
18、加快建设中心镇和特色镇
尽快启动15个乡镇规划编制工作,在政策、资金、基础设施改造、产业发展方面对中心集镇进行重点扶持,逐步打造能够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的经济辐射强镇。开展集镇“10+2”建设,完善道路、供水、排水、电、通讯及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支持乡镇按一镇一品,一镇一游,一镇一业的思路探索融资模式,加快开发。保护挖掘新市、长乐归义等特色古镇的精彩历史和厚重文化,整修新市古镇“三街九巷十码头”,开展临街房屋穿衣戴帽、管网入地等工程建设。建设长乐古镇传统民间艺术展示区,积极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故事会传承活动。鼓励弼时、川山坪等长沙周边乡镇加快与长沙实施基础设施和产业对接,努力建设长株潭休闲后花园。
专栏2:集镇建设“10+2” |
“十三五”时期,将在全市15个集镇推进“10+2”建设。 “10”:1个污水处理厂、1个垃圾转运站(处理场)、1个水厂、1个客运站、1个集贸市场、1个公园(休闲广场)、1所学校、1个幼儿园、1个卫生院、1个敬老院。 “2”:1条样板街、1个标准居住小区(混合用地小区)。 |
19、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做好农村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突出乡村传统聚落特色,努力保护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传统民居、历史建筑、古树名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村民集中建房试点,逐步营造具有洞庭山水特色和湖湘人文特质的乡村建筑风格;深入推进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推广白水镇西长村、神鼎山镇神鼎村、桃林寺镇大托村、古培镇大兴村等建设模式,加速建设一批美丽乡村;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治理面源污染、养殖污染、土壤污染,大力发展农村生态能源和清洁能源,推行生态种养模式;健全村级文化、体育等业余休闲娱乐设施,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开展文明村组、和谐屋场等评选活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以交通融城为突破口,全面构建汨罗—长沙快速通道,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20、打通对接长沙交通网络
加快岳望高速建设,将万家丽路延伸至汨罗东高铁站,打通S201汨罗至望城杨桥段,实施G107东移,改建汨罗李家塅至湘阴公路,加上现有的京珠高速、高铁和京广铁路,逐步构建汨罗—长沙“六纵一横”的快速通道。建设一批干线公路,实施G536汨罗段改线、G240改线、S322三磊公路、S210天伍公路、李家塅南仑村至铜盆村公路、S317平江瓮江至汨罗川山坪、S319汨罗红花大桥至新市等建设工程,加快与湘阴、平江、岳阳县等周边县市公路网互通互连,建设玉池山风景名胜区至湘阴金龙工业园公路。尽快启动汨罗中心汽车站建设,完善乡镇汽车站点和农村客运招呼站,改扩建农村公路532公里。加强汨罗江航道整治,维修改造长乐、新市、归义等老码头。健全道路交通、治安等监控网络,新增高清摄像头,新建监控大楼,加快形成对接长沙、市乡村一体、辐射周边、高效便捷的大交通格局。
21、加快建设数字汨罗
实施“数字汨罗”地理信息基础工程,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完善、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建设、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典型应用示范系统开发和支撑环境建设。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快4G网络建设,新建一批4G基站、电视无线发射塔。增设一批治安电子防控设备,加快电子防控系统联网。推动基础设施智能感应、环境感知、远程监控等无线传感网络建设。提升城镇无线宽带及光纤网络接入能力,市区增设6个电信端局,各乡镇设1个模块局,接入网点延伸至各中心村及接入用户线较长且户数较多的一般村,形成电信端局、电信模块局、电信接入网点组成的三级光缆体系网络。推进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互联网在农村的覆盖面,全面实施农村广播电视网络“村村通”工程。
22、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电源电网。新建500千伏岳阳南变电站、220千伏汨罗西变电站、110千伏桃林变电站、35千伏罗江变电站,扩建增容35千伏长乐、白水变电站,新建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2×110千伏变电站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和城区电网配套建设。推广风力发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展玉池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推动玉池风力发电厂建设,助推磊石渔场、白水西长、桃林、工业园区等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开工。
——燃气管网。实施城区供气工程,解决20000户用气;新建山水路、高泉路、大众路综合管网主体工程、新市八里—弼时镇飞地工业园天然气输气管道,改造工业用户50家;加快建设燃气储配站、城区7处燃气调压站,推进城区中、低压二级燃气输配管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到2020年,中心城区全部实现管道供气。
——农村沼气。加快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推广,引导畜禽养殖大户利用沼气实现清洁生产,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000口,联户沼气池4000口,大型沼气工程6处。
23、加快水利建设步伐
完成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新建水库38座,新建狮形山提灌机埠,改造提灌机埠445处,除险加固中型水闸17座、河坝998座。清淤山塘26000口,防渗加固一般重点堤垸6个。综合治理10条100 平方公里以上主要河道,对95条支流和农村溪沟进行清淤稳坡处理和源头水保防治,对21处易发性山洪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监控和防治。综合治理小流域面积110平方公里、崩岗200处,基本消除水土流失现象;改造坡耕地面积2.3万亩,全面提高农田水利用系数。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切实抓好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和渠系管网建设。实施向兰连库、古罗城河湖连通、弼时镇青坑、定里冲、大里塘、龙头坝水库连通工程,争取引兰入市二期尽快竣工,扩建汨罗市城区二水厂二期工程,加快现有管网延伸、水厂提质改造,全面解决城区供水问题。
运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稳固农业基础地位,提振工业整体实力,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建立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品牌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园区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方向,以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和湖南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主阵地,大力承接长株潭产业转移,提质升级再生资源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力争到2020年,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24、全力建设全省“飞地经济”引领区
“十三五”时期,要将加快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发展摆在工业发展的优先位置,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承接长株潭先进产业转移为主要任务,争创全省飞地经济样板,建成市域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完善园区硬件。围绕一期5平方公里目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新建园区互通京珠高速广福出口4.5公里连接线,建设桃花路、大里塘路、唐家桥路、莲花路、汉山路等道路,形成“三横两纵”干路骨架,畅通外联内环通道。建成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建好供水、引水工程、污水处理厂和2×110KV变电站。建设安置区、学校、医院、墓地等配套设施。
——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承接长沙经开区及长株潭等先进产业转移,迅速打造具有支撑效应的支柱产业集群。围绕先进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和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汽车零部件制造,引进汽车配件、发动机生产线及其他重型机械设备制造安装等项目。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区,引进LED、锂电池、超强触摸防护玻璃、片式表面滤波器等项目。建设新材料产业区,引进新型节能环保材料项目,逐步形成汨罗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点和增长点,打造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洞庭湖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洼地。
——加大招商引资。充分发挥长沙经开区和汨罗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品牌,积极开展招商活动,利用多种渠道和宣传平台,提升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或世界五百强企业,带动一级、二级配套企业。加强与银信部门对接,拓展融资渠道,做大融资平台,开展银行信贷、证券、股权、债券、基金、项目等多途径融资,争取国家、省对园区建设提供支持。同时,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策划、包装,推行PPP合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
25、提质改造循环经济产业园
以加快再生资源产业升级,推动技术研发创新为主要任务,全力打造循环经济升级版,缔造再生资源创新利用示范新高地。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功能分区,建好再生资源产业区、高新电子产业区、安防建材区、中小企业孵化区,实现产业多元、创新开放、创业兴旺的“一园四区”新格局。依托G107,建设绕城路、车站大道、创新大道等主干道13.5公里、次干道17.4公里、支路8.7公里,到2020年,形成“三横三纵”的路网骨架。建成岳阳汨罗公路口岸暨固体废物进口口岸监管区,全面承接岳阳城陵矶港进口的固废物。坚持“市场化推进、规模化开发、标准化建设、功能化配套”的原则,着力实施创新创业园区发展“135”工程,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成统一规划、功能配套的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引进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新型企业100家以上。建立和健全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建好再生资源质量检测中心、固体废物处置中心、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完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壮大再生资源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快园区产业专业化、规模化。一是做强再生资源加工产业。围绕 “回收网络化、分拣智能化、加工规模化、出园成品化、再生制造化、产品标准化、产业链条化、业态无害化”,加速“再生资源、标准材料、品牌产品”三级跳。建立再生资源工程技术中心,力争在再生有色金属深加工、塑料改性、橡胶改性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以产业链条、产业方向、产品上下游为纽带,培植产业集群,打造成再生有色金属加工、再生塑料制造、电子废弃物处理、报废汽车拆解再制造四个产业集群。形成年处理废旧电器200万台(套)、年拆解报废汽车6万辆的能力,年均加工再生有色金属120万吨、再生塑料100万吨、再生橡胶20万吨、碳素和电线电缆等其他材料40万吨的生产能力。二是做优新材料及电子制造产业。以标准厂房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进技术含量高的新材料加工和电子产业制造项目入驻,发展新型无机功能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先进电子设备等特色产业。
——加快与互联网+融合创新。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促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支持制造企业建设集成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内及跨供应链的企业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和商务的合作协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产品、制造生产等领域广泛应用,夯实产业智能化发展基础。在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同力循环互联网+再生资源020项目。
26、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农机制造。鼓励中天龙舟等重点企业加快技术研发,建立机械制造以及零部件加工产业园,提升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建设湖南龙舟农机股份有限公司大型农机混装生产建设项目,实现年产6000台大型收割机、14000台大型旋耕机的生产能力。安防设备。推动传统安防设备升级改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家具。以现代家私和基荣木业为龙头,进行标准化、专业化的家具分工配套生产,进一步做大家具出口和家具物流。碳素。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着力打造高端品牌。
专栏3: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和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重点项目 |
|
长沙经开区 汨罗产业园 |
1、电子信息产业区:引进LED、锂电池、超强触摸防护玻璃、片式表面滤波器等生产项目5个,完善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 2、新材料产业区:总用地面积1500亩,引进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生产项目10个,完善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 3、汽车零部件制造:引进汽车配件、发动机生产线及其他重型机械设备制造安装生产线生产项目8个,年产汽车液压制动ABS10万套,气压制动ABS10万套,汽车车架10万套,汽车车桥10万套,汽车空调80万台。 4、引水、供水厂及管网建设项目:完成规模7万吨/天供水厂项目规划设计,实施一期工程3万吨/天供水规模及其配套管网工程。 5、污水厂及管网建设项目:完成规模5万吨/天污水厂项目规划设计,实施一期工程2.5万吨/天处理规模及其配套管网工程。 6、道路及综合管网建设项目:产业园范围内大里塘路、唐家桥路、坪上路、汉山路等14条道路;弼时镇区范围内影珠路、欧家路等4条道路。18条道路全长27.33公里,完成道路工程、给水排水、绿化亮化、交通设施、综合管网等工作内容。 7、2*110KV变电站建设项目:新建110KV变电站2个。 8、3平方公里商业地产项目:项目用地500亩,建设高档商品住宅、公租房、员工公寓、星级酒店、商务会所、银行机构、医院、公园。 |
汨罗循环经济 产业园 |
1、再生材料创新创业产业区:建设园区再生资源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园区再生资源质量检验中心、再生材料产业(创新创业)园、商贸物流和技术信息等公共平台,并完成建设年产量均达30万吨的塑料加工区和有色金属材料加工区。 2、道路及综合管网建设:建设产业园范围内新市片区新站北路等14条道路,新建综合管网。 3、高新电子产业区和安防建材产业区标准厂房:建成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 4、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建筑面积30万平米,建设生活配套设施及集能培训中心。 5、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固废处置中心,垃圾发电、生物有机肥、固废填埋;废气收集处理,建废气收集管网20公里及废气处理设备形成废气收集中心;新建绿化隔离带,使生产区和生活区分离,绿化率达35%以上。 6、公路口岸及进口固废后续监管区项目:总用地面积100亩,总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建设监管、联检办公区、查验平台、报税仓库、堆场、配套集装箱吊装、计量、运输、网络监控等设备,设计日通关每天600台车,可实现24小时通关作业。 7:小五金制造:依托湖南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年产20万吨再生钢为原料,将原团山再生资源交易市场(1000亩)转型为生产小五金材料制造园,引进友牌卫浴等小五金企业20家。 |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逐步建立起以服务长株潭居民消费为主、生态绿色特征突出的现代农业体系,到2020年,农业增加值 43.9亿元,年均增长4%,努力建成长株潭“菜篮子”产品重要供给区和农业多功能开发先行区。
27、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快推进宅基地复垦制度,严守耕地红线。依法依规、科学合理整合各类涉农项目,按照“资金安排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聚集、项目布局向粮食主产区聚集”的原则,连片集中、规模开发,着力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土壤肥力,力争建成20万亩土地平整、土壤肥沃、设施完善、生态良好、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实施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项目,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快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机械化育插秧、玉米和油菜机播机收、病虫害统防统治。
28、推进特色板块基地建设
着力优化粮食作物和特色经济作物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专业管理。以神鼎山、白水、大荆等镇为重点,建设优质稻基地。以长乐、三江等镇为重点,建设双低油菜种植基地。以白塘、大荆等镇为重点,建设无公害瓜菜种植基地建设。以桃林寺镇等乡镇为重点,建设红薯、金银花等旱土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以龙舟茶叶、天井茶叶为重点,建设生态茶叶基地。
29、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全面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对初级农产品特色是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进行定性定量快速检测,加强源头污染控制,完成63万亩农用地环境监测,对产地土壤、灌溉水、大气样品进行长期监测,提升农产品品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健全乡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
30、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鼓励农民联合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动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稻米加工、肉类加工、红薯加工、林木加工、茶叶加工五大产业链的建设。推动农业“接二连三”,鼓励盈田米业、屈原酒业、年年红米业、“及时春”金银花、龙舟天井峰茶、神农“饮之王”茶叶等农业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和品牌化,新建长乐甜酒生产酿造产业园,打造长乐情甜酒等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优质品牌。引进和培育一批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重点龙头企业带动、新兴龙头企业联动的良性发展格局。与旅游业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建设一批农业休闲生态园和观光园。扩大白水、大荆樱花面积,新建汨罗镇鹤巢湖立体养殖基地,进一步建好川山坪综合农业产业园。开展以农家美食娱乐、田园观光、垂钓休闲、城郊游憩、家庭亲子娱乐为主的农家乐休闲活动,建立“吃、住、购、娱”为一体的综合农业休闲园。
坚持把服务业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战略重点,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业,推动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20年,服务业比重达到35%以上。
31、做优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基本建成屈子文化园。进一步打响“屈原端午文化”品牌,加快屈子文化园建设进度,整治周边环境,配套水电路管网,完成屈子书院装修,做好屈子书院布展,维护改造屈子祠和玉笥八景,力争屈子文化园尽早开园,在2020年建成“雅俗”共赏,集文化传承、知识教育、娱乐休闲于一体,在全省和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球华人端午文化旅游胜地。
——加快沿江旅游线路开发。推进端午文化整体开发,建设汨罗江沿江风光带,保护开发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旅游公路,完善汨罗江龙舟竞渡中心,新建端午城;创新举办汨罗江国际龙舟节;保护和开发好新市古镇、长乐古镇、归义古镇,充分发掘古镇文化内涵,建成集山水观光、民俗体验、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旅游区。紧抓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开发,加快环湖公路建设,建设白塘、磊石旅游小镇。
——做好文物保护传承。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编制文化遗存保护规划,积极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申报,到2020年,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3处以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以上。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试点区,建设汨罗市非遗展览厅,发掘和保护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抬阁故事会,建立长乐抬阁故事会、民间龙舟打造、屈子祠祭典、川山毛笔制作等一批非遗传习所,重建白杨、杨沫纪念馆。依托任弼时纪念馆和八景烈士陵园,建成革命传统与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区。
——建设四大生态旅游景区。以打造国家级森林公园为目标,恢复神鼎“一寺八胜”,将神鼎、玉池等十万亩集中成片森林种植区建成生态休闲旅游景区。积极举办资圣寺佛教文化节、“弘法讲经周”等活动,以孔雀山庄二期工程为主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加强周边环境整治,保护维修庙宇。保护和开发玉池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恢复玉池“三山十洞八平湖”,组织开展玉池山风景区摄影大赛、山地自行车登山赛、慢步登山休闲等活动。争取八景洞、影珠山风景区申报省级森林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到2020年,逐步形成以神鼎、玉池、智峰、影珠四山为主体的生态旅游风景区。
——大力发展假日经济。借鉴“黄金周”旅游模式,开拓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逐步建立游客导向的清晰发展定位,既突出汨罗地方特色,主打屈原端午文化牌,又加大文化旅游创意开发,由单一的历史文化传承型旅游基地向历史文化传承与满足游客需求的复合型旅游体验基地转型。保护开发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玉池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神鼎山省级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古迹,开展文艺表演、摄影采风、千人徒步、团队合作、拓展探险、亲子娱乐等新型假日休闲旅游,鼓励白水镇闵家巷、西长、大荆、桃林等镇村继续加大产业创新开发,完善服务配套设施,提升美誉度和知名度,让长沙、岳阳、湘阴等周边县市甚至更远地区的游客都愿意将汨罗作为节假日度假休闲的重要驿站,逐步实现旅游接待游客量、旅游收入双提升。
专栏4:汨罗主要景点和重点文化遗产 |
1、国家级重点景区:任弼时纪念馆、屈子祠 2、省级重点景区:神鼎山省级森林公园、玉池山省级风景名胜区 3、计划申报省级重点景区:智峰山风景区、影珠山风景区、普德文化旅游区 4、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江畔端午习俗 5、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抬阁故事会 6、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郭嵩焘墓、仇鳌墓、回龙门、双江口桥、张公桥等 |
32、推进城乡商贸发展
加快建设专业市场,促进传统商贸市场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整合家居建材市场,规范钢材贸易市场,进一步推动汽车市场、电子商务及快递分拨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建设。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加快建设以美食、时尚、休闲文化为特色的休闲主题街区,打造一批带动力强的商业综合体,大力发展大型综合超市、连锁经营、特许经营、时尚百货、主体百货等新型商贸业态,新建友谊100商业中心。支持中小超市、便利店等社区商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农贸市场,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继续对已建“万村千乡”的农家店进行信息化改造,逐步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农家店的综合服务功能。到2020年,全市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发展到200家,限额以上企业占比达到65%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亿元。年均增长13%。
33、拓展金融服务平台
以政府信用建设为表率,农村信用环境、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建设为基础,推动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维护区域金融安全。建设金融一条街,银行、保险、证券、担保机构统一入驻,形成新的金融商务中心。推进金融网点布局建设,完善农村网点。积极组建和引进私募基金、小额贷款公司、产业引导基金、民间资金登记中心,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投融资领域。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2-3家,引进或创建担保公司1-2家、小额贷款公司1-2家、民间资金登记服务中心1家,证券营业网点1家,将农村信用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加强资本市场建设,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每年培育2-5家企业纳入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推动传统金融行业开展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培育P2P网络贷款、网络第三方支付、众筹、供应链金融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新业态。到2020年,力争在主板上市公司1-2家,在三板或区域性股权交易上市公司3-5家。
34、培育壮大电子商务
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建设汨罗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集政务、商务、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聚集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电子商务企业,引进3-5家电子商务门户网站,引进培育10家以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培植1-2家年交易额超10亿的服务企业,形成3-5家全省具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服务品牌。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打造具有汨罗特色的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模式,全面推广农村电子商务应用领域,建设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促进商品交易网上网下融合发展,推动农村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流通交易,打通服务农村电商发展最后一公里,推动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转型升级,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汨罗电商孵化基地,引导支持实体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销售,推进电子信息工业企业发展工业电子商务,向网上交易、物流配送、信用支付等业务集成方向拓展,推进传统商贸业和网络零售融合发展。加快互联网+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积极开展旅游业网络营销,创办微博旅游平台,开展网络团购,推进全国旅游网站合作,打造“汨罗国际旅游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打响旅游品牌知名度。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35%,到2020年突破50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上升至40%。
35、打造湘北物流中心
建设汨罗物流产业园、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物流园、古培铁路货场、快递集散中心,完善邮政、供销、快递公司等城乡配送投递网络,整合全市乡镇的物流资源、物流车辆及运力,建立新型“市—镇—村”三级农村商贸物流配送系统。加强农超对接、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及快速检测系统、农产品配送中心及基地品牌建设,加快建立烟草物流中心和家俱物流园,建成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综合物流体系。
专栏5:重点物流工程 |
1、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工程:依托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快回收废铜、废不锈钢、废塑料、废旧橡胶轮胎、废旧电器等,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体系。 2、智慧物流工程:为园区内企业的产品货物流通和仓储提供便捷的服务网平台,通过物流仓储服务平台为企业供需信息、供应链管理、综合信息服务、专业交易、上下游合作等提供交互平台。 3、冷链物流:建立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快速检测系统以及追溯系统,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要节点的冷链设施水平,完善冷链物流网络。 4、特色产业物流:推进机械、家具、电子产品、环保设备、粮食、烟草等行业物流发展,在全市建立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专业物流基地,形成与主导产业相配套的物流服务体系。 |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在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中实现“绿色崛起”,建设山清、水秀、天蓝的绿色汨罗,构筑最可靠的生态安全屏障,创建环洞庭湖区域明星城。
36、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加大天然林保护,实行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分类经营,将汨罗江两岸、向家洞水库、兰家洞水库等重要水源区及36度以上生态脆弱地段的山体划为生态公益林区,全面启动森林禁伐限采,采取封山设卡、分片巡护、社区共管等形式实施常年性管护。以 “一江、五路、五景点”为重点,新建公益林3-5万亩。强化江河源头和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实施新一轮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布局在玉池山、智峰山、神鼎山、飘峰山、湖鼻山等25度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和汨罗江流域重要水源保护区域。发展珍贵乡土树种,以玉池林场为造林示范点,以白水苗圃为育苗基地,建设香樟、赤皮青冈、榉树、木荷等珍贵树种用材林1万亩。完成碳汇造林5万亩、森林抚育10万亩、油茶丰产林新造1万亩。坚持造管并举,重点抓好中幼林抚育、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盗伐林木以及乱征滥占林地违法行为,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8%。
37、保护修复湿地等地区生态
加大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护力度,加快推进生态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建设,推进沿湖、沿河、沿路林带建设及岸线整治与生态景观恢复。扩大野生动植物生存空间。重点推进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香草湖湿地、玉池山省级风景区、神鼎山省级森林公园、影珠山风景区、八景洞风景区、红花山城市生态屏障及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建设。加强对采矿区、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大力实施汨罗江流域水生态修复,打造汨罗江沿岸绿色生态走廊。
第二节 防治环境污染
紧密回应百姓关切,深入实施水、大气等污染防治行动,全力推进再生资源环境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影响人民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
38、加强水环境治理
采取根本措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保护兰家洞、向家洞、汨罗江、汨罗水库等水源地,建立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实行全年动态监测。对全市的排污口进行普查,全面实施饮用水源地“六禁”,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禁止污染源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汨罗江等河流和向家洞、兰家洞等水库。禁止在小I型水库以上水源地范围内和外延新建生猪、水产等规模化养殖场,现有规模化养殖场在2020年前全部完成搬迁;加快汨罗江综合治理,限期整顿汨罗江沿线工矿企业,全面清理河道,加强沿岸护坡绿化,综合治理双楚垸、红花、长乐3个保护圈。对罗水、车对河、白水江、白沙河、沙河、湄江等重点中小河流和水库进行污染治理和河道整治,综合治理城区友谊河段污染,严格控制、大力削减河道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取缔小型造纸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坚决防控“十小”企业在我市死灰复燃,加快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重金属污水处理提质二期工程;加快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改造升级国桢污水处理厂,建设城区生活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实现废水达标排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和其他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对养殖业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雨污分流系统进行适当补贴,大力推行沼气处理畜禽粪便,推广厌氧发酵等生物技术。经过全面治理,到2020年,全市饮用水源达标率达100%,让全市百姓真正喝上放心水。
专栏6:汨罗重要饮用水源地名录和相关法律 |
1、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汨罗江、兰家洞水库、向家洞水库、汨罗水库、定里冲水库、青坑水库、神鼎水库、大塘源水库、东风水库、桥坪水库、谭公塘水库、望塔水库、向阳花水库、小暑洞水库、白鹤洞水库、飘峰水库、白水江、金鹅水库等。 2、饮用水源保护相关法律条文摘录: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年修正版) 第一章第五条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置和污染防治应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跨地区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置和污染治理应纳入有关流域、区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 第二章第十一条 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均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以及破坏水源林、护岸林、与水源保护相关植被的活动。 二、禁止向水域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及其它废弃物。 三、运输有毒有害物质、油类、粪便的船舶和车辆一般不准进入保护区,必须进入者应事先申请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并设置防渗、防溢、防漏设施。 四、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不得滥用化肥,不得使用炸药、毒品捕杀鱼类。 ——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水源保护工作的通知(岳政办函〔2014〕21号) 消除污染源。自2014年起两年内逐步在全市依法彻底解除水库养殖承包合同,不得再签订新的养殖承包合同,彻底杜绝投肥养殖;对水库周边排污企业和养殖场实行达标排放或关停;已受污染的农村生活水源地要采取打捞垃圾、清除污染源和科学换水等有效措施,确保水质好转。 设立警示牌。在小(1)型以上水库、河流饮用水源地的醒目位置设立警示牌: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以及破坏水源林、护岸林、与水源保护相关植被的活动;禁止向水域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及其它废弃物;运输有毒有害物质、油类、粪便的船舶和车辆一般不准进入保护区,必须进入者应事先申请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并设置防渗、防溢、防漏设施;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不得滥用化肥,不得使用炸药、毒品捕杀鱼类;禁止一切投肥养殖和污染水环境的行为。 |
39、防治大气污染
加强对工业烟尘、粉尘、城市扬尘、机动车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等空气污染物排放的协同控制;大力推进脱硫工程建设,加快煤炭清洁利用。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基本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禁止新建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风电、水电、光伏发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工程;建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禁止露天焚烧垃圾、秸秆,妥善应对雾霾等重污染天气;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纳入地方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实行政府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及时发布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将空气质量改善的年度目标任务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公众监督。探索和推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构建支撑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居民宜居的大气环境。
40、强力整治园区环境污染
加快再生资源行业划行归市,大力推进分散工业企业关停并转或搬迁入园工作,争取2020年前完成主城区分散工业企业关停并转或搬迁入园工作,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重污染工业企业予以关停;加快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新区建设,建设再生材料创新创业园,实现塑料、铜、铝、不锈钢等产业集中发展,集中搬迁安置园区居民,建设生产和生活区之间的生态隔离带,逐步将生产和生活安置区分离,解决生活区与生产区相互混合的现状,切实减小园区对城镇居民的影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严格环境准入,实行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按辖区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容量,提高企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抓好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染防治,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强化巡查、清运网格化管理机制,强化督查,打击乱堆放、乱焚烧、乱冶炼行为,规范和整治涉重涉危行业,做好冶炼和铅酸蓄电池转型升级后的扫尾工作。完善园区环保基础设施,推进重金属污水处理提质二期、含重金属废渣治理(一期工程)、工业固废物处置中心和环境监测站等项目建设。
41、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立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实现“城市矿产”资源的再生利用;普及群众节约意识,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过度包装,积极推广能效标识产品、节能产品的使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42、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机关办公建筑、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星级设计标准,到2020年,30%以上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积极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提倡和鼓励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改造。组织开展绿色农房示范和农村危房节能改造试点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技术,重点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外墙自保温隔热系统、节能门窗等新型材料,推广遮阳、屋顶绿化和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地(水)源热泵等节能技术。
43、增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严格保护耕地。切实落实耕地保护“一票否决制”,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完成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调整全市建设用地结构,优先支持重点项目和工业园区用地,重点保障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用地,保证城区用地指标。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对城区及循环经济产业园闲置地、空闲地、低效利用以及批而未供土地的清查与整合力度,将盘活挖潜存量土地与新增用地计划指标衔接,加强土地供后监管,建立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充分发挥存量土地资产的效益。推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引导农民集中建房,积极推行村民公寓式安置,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等存量建设用地进行房屋和基础设施建设。禁止在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单独选址占用耕地建设住宅。
44、综合治理麻石尾矿和高岭土
明确玉池山、神鼎山山体划定为禁采区,现有麻石矿山全部关停,注销采矿权证并不再新设麻石采矿权;现有4家高岭土矿到期关停,不再另设采矿权;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督促现有麻石、高岭土矿山的采矿权人按照批准的矿山恢复治理方案对地质环境进行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逾期未完成治理或未通过验收的,不予返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消除水体污染,重点推进青江河、白水江、湄江流域麻石尾矿污染水源治理。
45、落实节能减排目标
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有效控制重点行业碳排放,实施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探索碳排放交易平台建设。碳排放支持优化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率先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切实从源头控制污染。切实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合理有效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全面完成五年节能减排目标。
46、 创新生态文明制度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健全生态补偿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实施健全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制度,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档案制度,强化生态保护问责力度,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基本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机会公平,让全体汨罗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以均衡发展各类教育为目的,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育教学管理,为实现小康社会和教育强市目标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确保整体教育水平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47、优化教育发展格局
按照“重点突出,均衡发展”原则,根据撤并后15个乡镇的实际情况,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加快教育布局调整,努力实现高中、初中、小学、学前教育优化布局;推进义教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彻底消除各级各类危房,完成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造公办幼儿园,改扩建市幼儿园;支持普通高中发展,依法建立普高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普通高中教育生均经费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逐步化解普通高中债务;支持民办教育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在城区建设1所现代化的十二年制民办学校,彻底解决城区入学难问题。建好岳阳市春雷学校综合实训楼;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把市职业中专学校建设成为省卓越职业学校,建设一职中实训基地;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建设塑胶运动场、学生公寓楼、康复楼等。
4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计划,构建现代教师培训体系,建设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综合实训大楼和成人教育中心。切实改善农村学校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工程。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优秀教师到偏远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工作。建立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实施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积极探索教师交流支教制,不断优化教师配置。适度引进、调入部分优秀教师,确保骨干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
49、推进教育信息化
以信息化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建设教育资源平台和教育管理平台,搞好“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对完全小学以上学校配备信息终端,对初级中学配备或更新计算机教室,加强校车安全运行管理,建设校车监控系统。
专栏7:教育提升工程 |
1、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学生宿舍、食堂、辅助用房、运动场、信息化工程,购置教学设备、生活设备、安保设备,添置相关设施设备。 2、中小学建设推进工程:进行标准化学校建设,各中小学校教学及教辅用房、生活用房、办公用房等校舍建设;在城区建设1所十二年制民办学校;进行义教阶段教育信息化建设,建设教育资源平台、教育管理平台、校车监控系统。 3、师资队伍提升工程:建设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综合实训楼,完善配套设施;新建农村教师周转房,完善教师周转房配套设施。 4、职业教育全面提质工程: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推进汨罗市职中、二职、三职、成人教育中心等实训基地建设,新建岳阳市春雷学校综合实训楼,建设一栋综合实训楼,完善配套设施。 |
加强人民健康制度设计,构建涵盖医疗、卫生、健身等方面的健康体系,突出健康公共产品属性,满足人民多层次、多元化健康需求,到2020年,每千人拥有病床位数达4.2张,全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5岁。
50、优化医疗机构布局
配套完善市人民医院和市第二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修建地下应急救护中心。加强中心卫生院建设,逐步形成市—镇—村三级,功能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51、提高卫生服务水平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全卫生防疫体系,切实做好各类传染病防控工作,推进重点传染病的防控,进一步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加强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能力建设。逐步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成为全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意外伤害预防控制及慢性病防治的业务技术中心。加大血防投入,2020年全面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52、提供优质计生服务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落实“两孩”生育政策。实施生殖健康推进计划,普及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方面的科学知识,全面推广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面整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问题,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9以内,逐步达到107以内的正常值。全面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水平,完善计划生育基础服务网络,新建医院住院分娩与客户端数据对接信息化系统,到2020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70万以内,人口出生率不超过13.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专栏8:全民健康保障工程 |
1、医疗资源优化均衡工程:整体迁建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扩建市人民医院和市第二人民医院,扩(新)建10个乡镇卫生院,重点建设2-3家中心卫生院,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2、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到2020年,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规范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探索按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和按人头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强化基金监管。 3、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工程:推进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建设培训基地;重点推进疾病控制、卫生监督、预防保健、社区卫生、医疗服务、远程医疗咨询、远程医学教育与培训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建立汨罗市卫生信息中心。 4、疾病预防能力建设工程:建设艾滋病筛查网络实验室、化学毒物与职业危害检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等;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装备配置,增加重点工作的专用装备建设。 |
第三节 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53、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实施公共文化设施五大重点工程,不断完善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为依托,建设市文化艺术中心,新建工人文化宫。开展“星级乡镇文化站”、“星级农家书屋”评定工作,建设符合标准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中心)。加快城区文化广场建设和中心集镇文化广场建设。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持续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活动。加大档案保护力度,新建市档案馆。
54、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加快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在全市建设标准足球赛场1个、足球训练场8个。按标准和学校建设要求配套建设好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以体育公园项目建设为龙头,建设人民体育场,西片区全民健身中心,登山步道,大众健身馆。
专栏9: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五大重点工程 |
1、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工程:建设市文化艺术中心、汨罗江端午文化城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快公共美术馆、非遗展示馆、城镇露天影院、数字影院等建设、改造升级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电影院等。 2、农村文化标准化工程:在全市普及符合标准、达到要求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中心)建设,建设一批示范性综合文化站,实行“星级乡镇文化站”、“星级农家书屋”评定工作。 3、广场文化建设工程:建成西湖公园、龙舟竞渡中心、高泉北路、大操坪、燎家山、双塘广场6个城区文化广场建设,15个乡镇建成1处面积不低于6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 4、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依托文化站建成乡镇级服务点15个,依托农家书屋建成基层服务点154个。全面启动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及数字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1个以上地方数字资源库,可用数字资源不低于5TB。建成网上图书馆、网上文化馆、网上博物馆。 5、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工程:形成有线、无线和直播卫星等多形式广播电视传播体系。到2020年,全市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100%。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升级换代,广播地市采编制播由标清向高清转化,传输由单向向双向转化。加快“三网”融合,使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与互联网、移动电视、手机等新媒体有机结合,打造信息丰富、覆盖全面、及时便捷的全新媒介。 |
落实《湖南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行动计划》,坚持把促进创新创业放在发展的优先位置,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增加人民收入,激发发展活力,建设创新创业型城市。
55、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利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培育)的创建工作。保持区域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平均递增1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件。打造5家专利试点企业,3家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专利质押融资额达1000万元以上;建好专利服务平台和园区专利工作站。建设市科技创业中心,加强汨罗市循环经济科技条件服务平台和农村科技信息平台基础条件建设,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实现平台资源共享。
56、落实就业扶持政策
全面落实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完善相关具体配套办法,健全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针对不同就业群体完善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化解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结构性就业矛盾,克服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问题。全面实施职业培训普惠制度,推进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加强“阳光工程”培训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力。积极执行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相关政策,稳定就业岗位。统筹城乡就业制度,逐步取消农民进城就业、参加社保方面的政策限制,大力培养职业农民。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000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57、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鼓励全民创业、家庭创业和电商创业等新形式创业,落实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自主创业、就业转移和异地输出并举,推动返乡创业,实现“民工潮”向“创业潮”转变。实施“众创空间建设”、“创客培育”、“创新创业服务提升”、“财政金融支撑”和“创新创业文化培育”五项行动计划,建立创新创业信息共享平台,引导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向众创空间聚集。以重大项目、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拉动就业的重要载体,为项目单位做好人力资源服务工作。加快建设标准厂房,建成能容纳100家小微企业的孵化平台。鼓励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长沙经开区汨罗产业园建设青年创业园、科技孵化器等孵化基地,提供“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创业支持。开展创业示范基地创建,在互联网应用、工业设计、智能制造等领域,构建有影响力的汨罗众创空间示范基地。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决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让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到2020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达50%。
58、继续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医保筹资和待遇保障机制建设。积极促进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管理职能与经办资源的整合,推进医疗保险异地漫游。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试点,促进五险合一征缴,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推进“电子社保”工程建设。做好以工矿、建筑、餐饮服务为重点的工伤保险参保工作,实施建筑领域农民工保障金制度。推行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59、不断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资金投入自然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全面建立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乡医疗救助、助学、住房和法律援助等救助制度,有效解决特困群众因病返贫及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难题。在市救助中心内新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60、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
全面实施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工作机制,加强劳动争议专业性预防调解工作。完善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和服务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效能建设,继续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完善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
61、健全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
积极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鼓励和提倡家庭养老,关注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加快发展老年人服务事业,制定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引导企业、集体和个人兴办老年卫生保健、老年教育、老年公寓等老年服务事业。加快建设老年养护中心、颐园老年人服务中心、泰康福利院,改扩建汨罗、桃林、古培、弼时、神鼎山等乡镇敬老院。表彰敬老养老先进典型,依法惩处残害和虐待老人行为,营造关爱老人的良好社会环境,逐步建立起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
62、关爱妇女儿童
实施《汨罗市妇女发展规划》(2016-2020)和《汨罗市儿童发展规划》(2016-2020),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健全乡、村两级关爱留守儿童考评、考核制度。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健全孕产妇保障体系,全面推行婚前、孕前免费检查,实施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现妇女“两癌”检查全覆盖。支持妇女就业创业,做好妇女特别是留守妇女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其增加收入。关注妇女儿童发展环境优化,逐步加大公共政策、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妇女儿童倾斜。有效预防和打击侵害妇女儿童的违法犯罪行为。改扩建市福利中心内设的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儿童养护教育康复中心,实施孤残儿童“明天计划”。
63、提升残疾人服务水平
配备好村(社区)残疾人联络员,发展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帮助600名贫困残疾人康复,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2000例。资助困难家庭残疾人学生、残疾人子女学生150名,残疾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人数600人以上,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85%,让所有特殊学校学生接受免费教育。新增残疾人集中就业600名,灵活就业人员2000名,新增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和扶贫基地4个,重点扶持残疾人创业示范户100户。帮扶残疾人无房、危房户做好房屋新建改造。
64、健全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
进一步健全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相结合的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相关的土地、财税和信贷支持政策,完善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体系。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城市棚户区(危旧住房)改造力度,新建普通公共租赁住房3000套左右,改造集中连片城市棚户区、城中村、旧住宅区5000户以上。
专栏10:社会保障工程 |
1、社保提标扩面工程: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做好以矿山、建筑、餐饮服务为重点的工伤保险参保工作,探索开展补充工伤保险试点,推进“五险合一”征缴和“电子社保”工程建设。 2、惠民养老建设工程:建设汨罗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中心、湖南汨罗颐园老年人服务中心、湖南汨罗颐园老年人服务中心、泰康福利院,对20所乡镇敬老院进行改扩建。 3、社会关爱工程:建设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改扩建市福利中心内设的儿童养护教育康复中心、孤残儿童“明天计划”等儿童福利机构设施。 4、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普通公共租赁住房3000套左右,改造集中连片城市棚户区、城中村、旧住宅区5000户以上。 |
65、推进精准扶贫攻坚行动
实施汨罗市精准扶贫三年攻坚行动计划,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以精准脱贫为首要任务,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推进党建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救助扶贫、财政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等十大重点扶贫工程建设。力争到2017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整体脱贫,40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市平均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元。
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风险防控,积极应对各种灾害和挑战,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66、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
针对食品生产加工、经营、餐饮、小作坊等食品市场主体,实施“靶向监管”。加大整治售假冒侵权食品、销售过期或变质食品、集贸市场和小摊点食品来源不明等行为。设立乡镇(或分片区)食品药品监管所,并建立电子监管信息系统。推行食品生产企业诚信承诺制,建立食品生产经营档案和监管档案。加强食品药品检测能力建设,设立县级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所。
67、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完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开展安全生产示范工程建设,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加大职业卫生安全健康监管,减少职业危害。实施公共安全基础设施、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应急救援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改善安全生产监管条件等重点项目,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市、镇(乡)、村、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和黑名单制度。加大安全生产监管队伍能力建设,加强监管执法力度,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实施烟花鞭炮退出机制,到2017年全市4家企业全部完成转产转型。
68、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编制《汨罗市公共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建立风险隐患排查、登记、建档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升气象、地震、汛情、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监测能力,逐步建立完善全市统一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人民防空体系、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中心、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中小学校防雷安全预警平台系统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成立政府应急指挥平台,健全应急决策支持机制,提升应急指挥能力,完善旅游突发事件、交通突发事件、水上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加强综合和专业应急队伍体系建设。完善消防基础设施,提升消防救援队伍能力。
第七章 深化改革 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健全、完善经济、社会、农村、生态文明等制度,加快形成更具活力的发展环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制度基础。
第一节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69、推进土地、户籍、价格等改革
推进土地、金融、人才等要素市场建设,保障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换。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改革征地与拆迁补偿方式,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建立公平统一、规范有序的现代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破除人力资源市场的城乡、城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歧视。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价格,严格限定政府定价范围,着力构建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政府重点监管价格行业的管价机制。
70、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推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快推进预算公开,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强化对年度预算的约束。积极推进税收制度改革,优化税制结构。继续整合规范专项资金,积极扶持和促进优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71、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统筹安排、科学制定政府性投资计划,强化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监管。积极组建和引进私募基金、小额贷款公司、产业引导基金、民间资金登记中心,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深度激活民间投资,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可以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领域。探索PPP、政府债券、资产证券化、股权融资等投融资模式。加快推进农村信用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鼓励企业上市直接融资。
第二节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
72、完成镇村区划调整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的意见》和《汨罗市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撤小并大、撤弱并强、因地制宜、规模适度、依法依法、公平公正、整体联动、稳妥有序的基本原则,将原有的乡镇实施撤并,重点抓好乡镇规模、乡镇驻地、乡镇名称等重点问题,从原有的29个乡镇撤并为15个镇,将原有村减少为154个,力争2015年底全面完成乡镇撤并改革,2016年全面完成村一级改革。镇、村区划调整完成后,逐步改善基层政府办公条件和住宿条件。
73、加快推进机构改革
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科学精干设置机构,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提升行政效率。
74、建设阳光型、法治型政府
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方式,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进一步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落实,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规范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优化激励机制,确保队伍稳定。大力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和投资审批平台建设,实行互联互通的一体化“阳光”政务服务,尽快完成公车改革,着力打造“阳光政府”、“透明政府”。
第三节 加快农村配套改革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全面铺开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和服务管理平台,在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机制、土地承包与流转监督管理机制和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制。鼓励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深入探索统分结合的合作经营模式,保障农民长期增值收益。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管理,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村开展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造,不断加强各类帮扶资金、政府扶持资金的管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第四节 加快社会体制改革
75、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顺应文化发展形势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区别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产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改制和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加强执法队伍装备建设,推动中心乡镇文化市场执法中队建设,切实加强文化领域依法行政和执法监督。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着力增强文化创新能力,以新的机制盘活存量,扩张增量,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76、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规范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到2020年,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稳定在100%以上。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公立医院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按规定比例使用,稳步推进药品零差率销售。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研究出台基层卫生人员相关保障政策,稳定医疗卫生队伍。健全卫生投入机制、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医药卫生监管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重组改制,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
牢牢把握经济新常态,建立务实高效的规划协调、监督、评估机制,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第一节 加强民主法治
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积极发展民主政治,全力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汨罗、平安汨罗。
77、发展民主政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序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健全协商民主制度,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推进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制度化,促进群众在公共事务和公益事务中依法自我监管管理。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
78、推进依法治市
认真落实《法治汨罗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开展法治汨罗建设,争取法治建设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努力完善政法基础设施,加快公安业务用房建设,启动司法、法庭业务用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全省信访信息系统推广应用进度,坚持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和机关干部下访,全力推进依法逐级走访,不断提升信访工作成效。着力发展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组织。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建设法律援助服务体系,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健全和完善社市矫正体制机制。
79、创新社会治理
创新城乡社区治理,深入贯彻居委会组织法、村委会组织法,广泛开展民主决策、民主治理、民主监督实践,全面推进居民自治。增强政府驾驭动态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健全公安民警、武警联勤巡逻和城区“5分钟警务圈”机制,实现视频监控系统与情报研判、指挥调度等工作深度对接。全力打击各类违法犯罪,集中开展维稳保安、命案侦破、打黑除恶、打击医闹、打击黄赌毒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环境安全、网络安全、治安管理安全为重点的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完善治安联防联控体系,加强对公共场所、重点单位、人群、设施的管理防范,强化单位、社区治保队伍建设,调动群众全面参与治安工作的积极性。
第二节 加强要素保障
80、强化项目支撑
突出重大项目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建立和健全“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库,做好三年滚动投资行动计划和专项建设基金项目申报,抓好重大项目开发、储备和建设。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考核,形成项目前期工作的合力。精心抓好项目的调度,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解决好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和投产。对“十三五”规划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实施情况进行调整、补充,形成滚动开发机制。
81、做好人才开发
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及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和激励机制,营造尊重人才的管理机制、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实施开放灵活的人才引进制度,完善各项人才引进政策,依托科研项目、重大工程和重点基地,以项目引进带动人才引进。鼓励在公共服务机构、重点企业设立工作岗位,吸引高层次专业人才提供科技服务。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批汽车、电子、加工制造、财会、旅游服务与管理、现代农业等与汨罗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紧密结合的专业人才,为全市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82、加强招商引资
坚持招商引资“第一要事”不动摇,努力做到招商力度更大、层次更高、质量更优。以“产业招商”为主题,尽全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和落实产业配套半径的方案。以“精细招商”为主流,严把项目引进的科技含量关、产业政策关、投资强度关、产出效益关、增长后劲关和生态影响关。以“差别招商”为主力,发挥区位优势,制定和实施“双接轨”方案。重点加快接轨长沙经开区步伐,推进思维接轨、错位接轨、产业接轨,促进资金流、商品流、技术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沟通,逐步把汨罗建成长株潭商品、原材料的流转、集散基地,工业加工制造的合作基地,科研成果的实验与转化基地。
83、完善规划体系
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交通、国土、城建、水利等专项规划为支撑,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促进“三规合一”。完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编制程序,健全责任明确、分类实施、有效监督的实施机制。
84、明确规划实施责任
市政府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规划实施重大问题,监督检查重大事项进展和落实情况。各部门、各乡镇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本规划,组织好各级各类规划的实施。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列入部门、乡镇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年度重大事项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每年需要重点推进的重大事项,要落实到牵头责任单位,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
85、强化规划统筹协调
一是加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其他各类规划的横向衔接。在明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做深做实做精专项规划。确保各项专题规划既能与总体规划指向一致,又能明确各专项领域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安排。二是加强年度计划与中长期规划的纵向衔接。要把“十三五”规划与年度计划、各类行动计划及重大项目建设计划等紧密结合,明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近期建设的重点和时序,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将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和相关措施等分解到年度,形成长效的规划实施与管理制度。
86、健全规划监督评估
依据规划中提出的不同指标的属性,建立规划指标评价与实施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将相关约束性指标纳入各部门发展的绩效考核体系,分解落实,形成规划实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进一步健全规划的中期评估制度,全面持续的评估指标完成情况和规划实施的总体效果,按期开展中期评估工作,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偏差和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对规划局部进行调整,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建立健全年度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在深入分析规划实施进度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内外部环境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此及时调整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进度,分阶段、分步骤、分时序保障规划纲要内容的最终落实。加大对规划的宣传力度,增加规划的透明度和民主参与度,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及时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并广泛吸纳公众意见,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让公众全程参与规划的监督。
87、做好规划调整
本规划一经批准,由汨罗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规划实施期间,如遇到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它重要原因,致使原规划内容已不适应新的形势时,市政府可以对规划相关内容进行调整,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
——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倡议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
——一带一部:2013年11月初,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了湖南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一带一部”成为中央对湖南的新定位,被写入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主体功能区:一定的国土空间具有多种功能,但必有一种主体功能。按开发方式,可分为优先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从提供产品的角度划分,也可分为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的功能区、提供农产品为主体的功能区、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的功能区。主体功能不等于唯一功能,明确一定区域的主体功能,并不排斥该区域发挥其他功能。各类主体功能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是主体功能不同,开发方式不同,保护内容不同,发展首要任务不同,国家支持重点不同。对城市化地区主要支持其集聚人口和经济,对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支持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支持其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重点开发区域: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具有一定城镇化和工业化基础,具有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能力的地区。
——限制开发区域:指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关系到区域生态和农产品安全,应该限制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的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以及其它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三规合一: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叠合,简称“三规合一”,旨在破除“三规”所涉及的部门利益之争,促进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国土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的相互衔接和协调发展,探索突破其特殊的大农村与大城市并存的城乡二元困境,并打破规划部门的分割。
——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O2O的概念非常广泛,既可涉及到线上,又可涉及到线下,可以通称为O2O。
——P2P:是 peer-to-peer 或 person-to-person 的简写,意思是个人对个人。P2P金融指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一般需要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借款者可自行发布借款信息,包括金额、利息、还款方式和时间,实现自助式借款;借出者根据借款人发布的信息,自行决定借出金额,实现自助式借贷。
——众创空间:众创空间是顺应创新2.0时代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趋势,把握全球创客浪潮兴起的机遇,根据互联网及其应用深入发展、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
——创客:“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 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联系在了一起,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