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482/2022-1947556 发布机构 市发展和改革局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生成日期 2022-06-02 公开日期 2022-06-02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关于汨罗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 日期: 【字号:大 中 

关于汨罗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草案的报告

 

——20211022日在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汨罗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结构持续优化、质效不断改善,民生得到有效保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一)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

一是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年预计(下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0亿元,同比(下同)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275.8亿元,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亿元,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6亿元,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0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69元,分别增长9.1%、8.9%。二是政府投资带动有力。建立中央资金匹配市场化融资机制,46个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带动社会投资超9.5亿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2.4亿元,带动政府性投资和银行融资14.5亿元。实施国省资金撬动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行动,80个补短板项目带动民间投资170余亿元。三是产业基础更加稳固。工业经济提质发展。规模工业总产值950亿元、增幅11.5%,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服务业经济平稳发展。新增商贸规上企业20家。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全年粮食总产41万吨,新增高标准农田6.2万亩,新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9.6:42.5:47.9四是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新增省级创新平台3个,市级创新平台2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6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6%,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8%。

(二)重大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坚持“项目为王”,以创建“五好园区”为契机,采取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建设“龙虎榜”奖评考核等举措,掀起“比学赶帮”热潮,产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龙智新材料、中立塔机、振升恒佳、华潇铝业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全市预计完成产业投资173.8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63%。组织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产业链企业对接洽谈暨招商签约活动,集中签约项目10个。先后三次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集中签约项目18个、开工项目35个、投产项目21个,“三个一批”项目计划总投资351.6亿元。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正威一期项目厂房竣工,成功签约中信戴卡巨帆电子等重大项目,逐步形成了有色金属精深加工、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三条产业链。工程机械配套水平着力增强。共签约工程机械产业链项目57个,初步形成了以三一PC装备及ALC构件、山河智能高空作业平台及移动破碎站等项目为主导,大通宝富、湘一机械等服务主机企业的配套产业集群,实现湖南工程机械“四巨头”齐聚配套园。我市抽水蓄能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并与国网新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各项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成功入选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城市配套不断完善。建成迎宾路、通江路、楚天路等市政道路,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个,新增停车位1200,城乡环境PPP项目稳步推进。维也纳、华美达等星级酒店竣工,大路铺商贸城南江农贸市场即将投入运营二是乡村环境不断改善。进一步推进“厕所革命”,完成厕改9960户,新建农村公厕16座。结合污水治理、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村改厕、乡村旅游点等建设,打造省、岳阳市美丽乡村、秀美屋场10个。完成22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维修养护,2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三是交通设施不断优化。汨杨公路实现竣工通车,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62.9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35公里,争创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污染总量有效控制。落实“三线一单”管控办法,强化源头管控,严把项目环评审批关。加快推进环保领域项目建设,实施城郊乡农药厂土壤污染治理工程和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改造试点项目。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水平。二是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建筑垃圾消纳和资源化利用项目(一期)投入使用,年处理能力200万吨。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能力填埋处置能力DMF废水综合利用废油综合利用废铅酸蓄电池收集处理能力稳步提升三是生态修复成效明显。完成湿地修复4000,治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1.2万亩。完成人工造林1.2万亩,封山育林1.8万亩,森林抚育1.6万亩,发展油茶8000余亩,建设生态廊道70公里。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至90.5%,国控、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稳定在国家Ⅲ类标准以上。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民生保障不断提升。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53.4%。新增城镇就业5225人。新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508人、失业保险6249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发放低保保障资金2890.3万元、特困供养资金2876.5万元、临时救助资金1501.1万元二是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不断巩固和扩大疫情防控成果,疫苗接种76万余剂,全年无新冠病毒新增病例妇幼保健院交付使用,中医院综合楼主体竣工人民医院和二医院整体迁建项目稳步推进。三江敬老院等项目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深化殡葬改革九斗垅公墓(一期)工程完工。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职业中专冠名楚怡职业中专学校,建成投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基地、任弼时芙蓉学校,改扩建实验小学。城区“10分钟健身圈”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三是社会治理不断强化。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安全生产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均下降5%。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打好新一轮三年禁毒人民战争。信访维稳、食品安全、价格管理等工作不断加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在回顾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运行风险挑战增多,新的动能尚在孕育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公共服务供给需要进一步提升污染治理需要进一步增强金融等领域风险依然存在社会治理仍需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举措,努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首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擘画的蓝图,乘势而上,砥砺前行,为谱写汨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2022年我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服务“三区一中心”建设坚持“经济融长”大方向,坚定守护一江碧水、建强两个特色园区、擦亮三张文化名片、推进四大提升行动,谱写汨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左右。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8%左右。按要求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等约束性指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7项工作。

(一)创建“五好”园区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坚持“兴工强园”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产业链建设为抓手,以创建“五好”园区为目标,持之以恒抓项目、强链条、兴产业。做强核心产业。聚焦“四大产业链”,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新开工宏瑞兴、南方机床、中泰智能等项目;加速推进攀华、三一PC装备及ALC构件、伟邦液压等项目建设;新竣工振升恒创、中塑二期山河智能主机设备、环生科技项目新增园内规模工业企业30家,申报省级“小巨人”企业2家支持龙舟农机、三兴精密、九喜日化等企业挂牌上市。园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推进科技创新。实施“促进人才优先发展行动计划”,引进各类紧缺人才50名以上。推进技术创新“破零倍增”,加快基础新型材料核心技术攻关,建好中塑巴陵石化高分子材料改性实验室、新基源废旧塑料高质化再生利用技术研发中心,建成三兴精密盖板玻璃印刷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循环园工业互联网平台,着力打造“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申报认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提升资源效率。推进“双碳”园区建设,全面完成铝行业转型升级,坚决清退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企业,降低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5%以上,消减主要污染物排放1.5%以上。开展扩区,清零“僵尸”企业,盘活闲置资产,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完善基础配套循环园:推进高铁新城片区开发,完成聚成三路、青云路、天立路延伸线等道路建设,建好工业水厂、标准化厂房三期、中科春天智慧孵化中心、商品安置房等项目。配套园启动消防站、加油站、物流集散中心、工程机械检测中心、产业研发中心建设,加快王塘水库沿线及存量商业地块开发,推进岳阳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启动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提质扩容建设拉通主干道路10公里以上,建成燃气站。

(二)积极促投资稳增长,保持经济发展良好劲头

一是聚焦项目谋划,提升项目储备水平。谋划一批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重大交通水利项目,加快补齐公共安全、卫生教育、生态环保等领域短板,健全接替有序、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储备机制。建立涵盖亩均投入、产出、税收、能耗等核心指标的项目建设评价体系,强化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保障,力争年度储备重大产业项目200个以上,储备项目转化为新开工项目达到30%以上。二是聚焦项目引进,提升招大引强水平。以延链补链为主线,以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为目标,持续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齐发力,组织系列招商活动,积极引进500强企业、上市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广度和深度。循环园重点对接中铝集团、公元建材、阴极铜项目、塑料精深加工等产业链优势项目和PCB生产企业,力争产业项目新签约30个以上、新开工20个以上、新投产20个以上。配套园围绕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六大主机产业,加大工程机械领域省外关键总成、核心零部件产业项目导入,力争新引进500强企业1家,工程机械规模企业20家以上。三是聚焦要素配置,提升精细服务水平。持续开展政企银对接,不断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依法依规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的能耗、碳排放、排污权等指标需求。开展征拆交地“清零行动”,全力推进涉及重大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做好资金调配和通水、通电、通路、通网等要素保障,打通征拆交地“最后一公里”。四是聚焦项目推进,提升项目建设水平。继续采取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联合督导激励、强化要素供应保障、集中开竣工“龙虎榜”奖评考核等举措,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突出问题调度机制,完善重大项目“月通报、季点评、半年拉练、年度考核”制度,全面提高项目建设的转化率、开工率、竣工率和达产率。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人居环境

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为契机,深入推进三线划定和国土空间规划文本的编制,加大土地收储开发力度启动长航煤油管道项目建设,先行先试打造客货邮融合、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省内样板。建成平益高速汨罗段,推进107国道配套园段、万家丽路北延、骆驼大道二期工程建设新建(改造)端阳路、求索北路、通江路南延等主次干道,提质改造山塘路等市政道路开工建设S313桃林至磊石段项目,提质改造农村公路200公里,巩固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成果。以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为载体,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建设高泉路以北片区及南延线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等排水管道提标及雨污分流项目。除险加固24座小型水库,完成汨罗江灌区、飘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投用桃林寺镇燃气站,启动弼时镇、白水镇燃气站建设。完成14个老旧小区提质改造,新增城市公厕4座,停车位1000个。建好楚之晟智慧运营中心,全方位完善“智慧汨罗”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升级景区景点功能配套设施,争创一批A级景区及星级酒店,丰富屈子文化园业态,链接新市、长乐古镇,打造汨罗江文化旅游长廊。

(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做好乡村规划文章。围绕五美要求,完成148个村庄整体规划,实现多规合一、融合发展。按照抓两头、促中间的原则,着重规划两带五片建设布局,重点建设11个省级重点帮扶村、27个省市县美丽乡村示范村,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做好深化改革文章。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闲置资源经营管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市、镇两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促进土地规模流转。深化宅基地试点改革,推行桃林寺经验“罗江经验”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做好环境优化文章。开展以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持续推进农村改厕、垃圾清运一体化建设完成1000农村厕改任务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推动农业三减达标见效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做好产业发展文章。以乡村振兴金融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开展六大强农行动,以240国道、107国道为轴,培育现代化、智能化种养生产基地推进特色糯稻、绿色果蔬标准产业园建设,做大汨罗粽子、长乐甜酒、玉池山桂花蜜等区域公用品牌。加大宣传包装力度,提升大荆西瓜、益健蓝莓等特色农产品知名度,新认证二品一标”2-3发展环保型规模生猪养殖,年出栏生猪100万头推广高档优质稻种植,粮食播种面积96万亩左右,粮食产量不低于41万吨。探索农业+”发展新型产业模式,以玉池山、神鼎山、智峰山为区域重点,继续打造闵家新村、西长花海、大荆樱花、智峰山滑翔基地等一批农旅休闲项目。组团式、差异化发展,建设一批工业商贸强镇、文化旅游名镇和特色生态小镇。做好人才队伍文章。深度挖掘本土乡贤能人资源,建立乡贤能人库,实施高技能人才支持工程,积极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农村电商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实施乡镇农技特岗人员培训计划,储备农技推广后备力量。开展新型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培育科技示范主体100以上。

(五)落实六稳”“六保”提升经济工作效益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力以赴节流增收。培植优质财源。循环园税收制度,优化配套园结算办法,注重亩均效益和税收质量,提升产业财税贡献度防止财力倒挂。力争河道采砂五年规划获批提高乐福田矿山生产效益,加快汉山矿山挂牌出让。做实土地出让文章,实现土地收益5-10亿元处理“僵尸”企业,盘活闲置资产确保历年欠缴的土地出让金应收尽收。用好综合治税平台,做好税费征管充分挖掘税源潜力。积极争项争资。大力争取省资金支持,确保争项争资同比增长10%以上。最大限度发挥好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积极争取各类债券资金。加大融资力度,争取更多项目获得世界银行、亚投行贷款和国内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银行支持。全力防控风险。全面清零高息债务,严控融资成本,降低存量债务利息负担做到隐性债务、其他关注类债务明显减少,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提高参与公益性项目的能力。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六)绘就绿色发展画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决“守护好一江碧水”,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持续巩固整治整改成效。对中央、省环保督察组、省“洞庭清波”专项督察组等反馈的问题定期开展“回头看”,防止销号问题反弹。巩固全域环境整治成果,遏制“小散乱污”企业反弹。持续开展“洞庭清波”、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等生态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做好特护期水环境管控,持续开展洞庭湖总磷污染防治,大力推进汨罗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水产养殖污染和采砂洗砂等污染管控,加强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处置,减少含磷废水流入。全面加强环境监测,实施国、省控重点断面长负责制、乡镇断面长负责制,确保洞庭湖总磷浓度持续改善。推进自然生态保护修复。加快生态修复工作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按照谁开采、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打造绿色矿山。打好十年禁渔攻坚战,组织回头看拉网式大排查,抓好禁捕退捕工作。实施生物多样化保护项目和林业植被恢复工程修复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水系5公里恢复湿地植被2000亩。建设生态廊道100公里人工造林2亩。打造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优化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开展禁塑限塑行动,逐步限制、禁止部分塑料制品的销售和使用。规范渣土行业管理,实现建筑渣土装修垃圾的定线运输、定点处置。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生态环保知识。提高生态文明治理能力推进建筑垃圾消纳和资源化利用项目二期建设,打造省示范全面开展农村小微水体整治,湿地公园保护管理监控系统,促进水环境持续向好。全面推行林长制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智慧河湖”建设,积极探索两山价值转换机制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加大执法力度铁腕整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七)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人民健康用心守护。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人民医院建设,投用中医院综合楼和二医院,积极创建三级医院。加快医联体建设,推进分级诊疗,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控制不合理医疗费增长。加快中医药四有建设,办好基层中医药特色专科基础教育初心不改。改善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布局片区寄宿制初中建设,改善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加快农村学校和幼儿园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五项管理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推进市一中迁建项目,协调发展高中教育,确保普职比大体相当全力创建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社会保障贴心惠民。开展职业培训5000人次以上,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00人,城镇失业率控制4%以内,筹备建立罗城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多个就业充分社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社保、医保全覆盖,测算发放年内被征地农民参保缴费补贴资金工作,推进医保业务编码保准贯标工作,推进电子医保凭证落地。启建3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质改造敬老院3家,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启动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推进殡葬改革,完成4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社会大局安心安定。完善应急能力建设,建应急管理智慧平台继续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确保无特大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争创省安全生产发展示范县市。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加快森林消防队伍能力建设,建好道安监管云气象子系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抓好市场监管,构筑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屏障,完善消费维权网络。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严防疫情反弹。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禁毒工作整治交通顽瘴痼疾,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创建平安汨罗。

各位代表,现代化建设需要实干,人民幸福需要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砥砺求索、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谱写汨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服务“三区一中心”建设中走在前列、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