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耕备耕季节,农民朋友都要大量准备春耕农用物资,为了不让农民朋友买到假冒伪农资,县农业局提醒广大农户购买使用农资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慎重选择购买场所。要到有固定场所、证照齐全的农资经营单位或个体户处购买。交易方式要正当,别贪图价格便宜,轻信随车沿公路叫卖或走村串户的推销者。二要认真查验包装标识。购买者在购买农资时要仔细查看包装是否规范,标签是否完整,有无合格证、厂名厂址、商标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及使用说明等。不要购买拆开包装的散装种子、农药和化肥。三要仔细阅读商品使用说明。搞清楚适用范围和禁忌事项,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科学使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四要完好保存购物凭证。要求销售者写明清楚地标明购买时间、产品名称、数量、等级、规格、型号、价格等重要信息,注意留存种子、农药、化肥外包装和少量样品。
农村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维权能力有待提高,不少农村消费者识别农资能力差,加之居住偏僻,分散以及交通不便等原因,极易购买到低廉质次的农资产品。而在消费过程中,农民一般都不会向商家索要发票或凭证,致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如果农民朋友因假劣农资遭受损失,首先,要保留证据、保护现场,包括各种票据、产品包装、剩余品、检验报告、药害或受损现场等。其次,要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主要有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等,情节严重、可能已构成犯罪的可向公安部门报案。第三,可到各级消费者协会或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投诉、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此,农业局提醒农民要认真学习《种子法》、《消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维权意识;增加维权积极性和农资产品的鉴别、选购、使用知识,增强识假防假能力。
二、正确辨别真假农资
1、常见的坑农手法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是假冒
利用农民群众文化程度低、鉴别能力低制假售假。
二是偷工减料
比如,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复混肥按其有效养分含量分为高、中、低三个标准,其中最低标准氮、磷、钾等有效养分总含量不得低于25%。但有些不法厂商生产的产品往往不达标。
三是偷梁换柱
常见于农药的“一药多名”,即一种有效成份多个名称,换个新名称就说是新农药,抬高价格,欺骗农民。自
四是掺假使假
一些生产经营商在饲料中掺入滑石粉甚至泥沙来坑害农民。
2、如何识别假农资呢?
种子。农民朋友应购买包装种子,不要购买拆零、散装的种子,以防掺假混杂。为确保种子质量,在购买时要仔细查看标签标注,看清是否标明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和检疫证编号、净含量、生产年月、质量指标、生产商地址及联系方式等内容。若上述内容标注不清或残缺不齐的,不要购买。记得索取并保存好购种发票或凭证,同时注意保存好包装袋、说明书和种子标签,因为它们是索赔的重要证据。
农药。首先要仔细查看外观。液体农药一般应透明且上无浮油、下无沉淀,取一滴放入水中即迅速乳化,变成乳状液体。粉剂农药应松散不结块;可湿性粉剂放入水中摇动即变成乳状液。另外还要看产品包装是否合格、有无产品登记号以及产品是否在保质期内等。辨别乳剂农药可用振荡法:若药瓶中的药液出现分层现象(即上层是油质、下层是沉淀物),可摇晃均匀,放置1小时后观察,如果仍有分层现象,说明此农药已变质失效。在检查可湿性粉剂农药时,可取出少量放在杯内,加适量水搅拌成糊状,然后加清水搅匀放置一段时间,若有沉淀出现则为伪劣农药。
化肥。要学会“一看、二闻、三溶”:
一看。不同肥料有其特有的颜色,氮肥除石灰氮外几乎全为白色,有些略带黄褐色或浅蓝色(添加其他成分的除外);钾肥白色或红色,如磷酸二氢钾呈白色;磷肥多为暗灰色。此外,正规厂家生产的化肥外包装上一般注有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养分含量等;假劣化肥的包装一般较粗糙,包装袋上信息标示不清,质量差,易破漏。 二闻。合格的碳酸氢铵闻起来有较强烈的氨味。复混肥如果闻起来有异味,则可能属伪劣化肥。三溶。可取部分肥料充分溶于纯净水中,一般能全部溶解的属较好产品,如果沉淀物较多的则为不合格产品。
农民朋友购买到假劣农资时,可向农业局进行投诉举报。
投诉举报电话:522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