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岳阳市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9-03-26 14:43
浏览量:1 | | | |

自改革开放以来,岳阳市消费品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来,岳阳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政策,为岳阳消费品市场注入强劲的发展活力,开创了岳阳消费品市场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行业共同快速发展,城市和农村市场共同繁荣,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市场领域广为拓展,机构网点遍布城乡,经营服务能力日益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跨越的新局面。2017年,岳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56.61亿元,比1978年增加1250.82亿元,年均增长32.07亿元,年均增长率14.8%。

一、消费市场快速增长,消费总量不断跃升

改革开放以来,岳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量的提升扩展到质的飞跃。40年来,岳阳市消费品市场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1978年至1997年,岳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5.79亿元,飞速发展到1997年的99.54亿元,20年增长了17.2倍,年均增长16.2%;第二次飞跃是1998年至2014年,1998年岳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跃上新台阶,首超100亿元,达到107.08亿元。到201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905.61亿元,比1998年增长8.5倍,年均增长14.3%;第三次飞跃是2015年后,2015年岳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超1000亿元,达1020.64亿元,以后每年都净增百亿元的数量级,年均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7年再创新高达到了1256.61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二。

二、市场建设稳步推进,交易金额迅速扩大

岳阳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流通渠道畅通,市场货源丰富,商品交易繁荣。一直以来,岳阳是湘、鄂、赣三省边界第三方商品集散中心,很多工业产品经岳阳销往江西通城、湖北洪湖、监利等地,而且县域经济消费中大部分是经过岳阳作二次周转。当时岳阳的批发市场盛极一时,与武汉江正街,长沙下河街齐名,并称两湖批发业三强。出现了一批在湘北乃至中南地区较有影响的专业市场,特别是巴陵大桥市场和梅溪桥市场无论是其影响力还是辐射范围都是首屈一指。当时的巴陵大桥市场日均人流量达到3万人以上,年成交量超过10亿元,素有“小王府井”之称。梅溪桥市场经营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从业人员3000多人,其糖酒副食批发业务辐射到中部地区10余个省份。

改革开放以来,岳阳交易市场建设借着优越的地理条件迅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流通规模、硬件设施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交易市场的种类涵盖了农产品、工业品、日用消费品等各类商品。2017年末,岳阳市商品交易市场达89个,营业面积达到34.33万㎡,完成交易额153.3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个数发展到17个,营业面积发展到15.76万㎡,完成成交额109.56亿元。其中湖南洞庭渔都水产批发市场、岳阳市长城市场成为“领头羊”。 大桥商品交易市场、平江家居建材市场、临湘市大市场、汨罗中心集贸市场、中南批发大市场、汨罗大市场、岳阳县中心市场等一批交易市场成为“排头兵”。

三、商贸流通与时俱进,城乡消费持续两旺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岳阳商贸流通几经蜕变,不断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是商业体制改革与时俱进,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改革开放初期,在岳阳市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国有和集体经济占据绝对优势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改革步伐的加快,国有商业企业通过出售、重组、破产、股份制改造等改革改制实现投资多元化。经过40年的发展,商贸企业流通规模、业态、主体、渠道、方式、环境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流通领域的经济结构日趋完善,原有的国有商贸企业全部改制完毕,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个体经济共同发展,形成了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流通渠道竞争并存的新格局。同时,商品流通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现在除专营商品和国家储备商品外,其他商品及价格全部开放,市场资源配置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特别是民营、个体经济的逐步壮大和商贸流通的繁荣活跃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岳阳市三产业比重从1978年的14.0%上升到2017年的45.1%,商贸流通经济支撑和拉动作用也日渐直接和明显,2017年岳阳市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7%。二是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销售总体畅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观念不断变化,带动着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201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6.61亿元,比1978年增长217倍。城市消费品市场形成了商场与专业超市共舞局面,出现了步步高、天虹、百盛、康星、武商等大型商场和苏宁、国美电器等大型连锁专业超市。三是连锁商业蓬勃发展,流通水平快速提高。全市流通行业组织结构、经营方式逐步转变,各种现代经销方式尤其是连锁经营在岳阳市流通领域得到迅速发展。沃尔玛、大润发、步步高、新一佳、心连心等国内外知名连锁经营企业纷纷入驻,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网上购物进入平常百姓家,专卖店、便民店不断涌现,购物中心、典当和拍卖行纷纷亮相街头,改变了过去零售业以百货商店为主、经营业态单一、商品结构雷同“千店一面”的状态,满足了多样化、多层次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连锁经营方式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流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四、消费结构全面升级,居民生活迈入小康

一是发展型和享受型支出占比上升。40年来,岳阳市居民

逐步由以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需求过渡到以居住、交通、通讯、医疗和教育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需求。其中城镇居民生存型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987年的63.5%下降到2017年的37.8%,发展、享受型消费比重由26.8%上升到59.3%;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985年的72.2%下降到2017年的34.2%,发展、享受型消费比重由25.7%上升到63.7%。

二是家用耐用品消费不断升级。1987年,岳阳市城镇居民每百户耐用品拥有量:自行车123台、黑白电视机52台(彩电40台)、电冰箱37台、洗衣机68台、电风扇160台、收音机40台;到2017年末耐用品逐步升级为:家用汽车32台、彩色电视机 111台(其中接入有线电视92台)、电冰箱104台、洗衣机101台、空调162台、家用电脑65台(其中接入互联网48台)、移动电话253台(其中接入互联网170台)。1985年,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黑白电视机5.7台、电风扇5.9台、收音机23.4台,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和摩托车均为零;2017年升级为家用汽车20台、彩色电视机 120台(其中接入有线电视64台)、电冰箱102台、洗衣机95台、空调95台,家用电脑22台(其中接入互联网14台)、移动电话287台(其中接入互联网181台)。

三是居民生活水平迈入相对富裕水平阶段。2017年,岳阳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9.9%和29%,按照联合国划分标准,全市居民生活步入富裕阶段(注: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与1987年相比下降21.3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1985年相比下降35.8个百分点。

五、旅游市场持续火爆,产业规模日趋壮大

岳阳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业起步早,经过4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岳阳楼洞庭风光旅游区为龙头,各县(市)景区为支撑的整体布局。

40年来,岳阳市累计实现接待游客总人数34678.86万人次,其中2017年4892.79万人次,比1979年增长104.1倍;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2609.95亿元,其中2017年427.77亿元,比1979年增长118.8万倍;2017年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3900.00万美元,比1998年增长6.6倍。

岳阳市旅游业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提升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2年全市旅游业属于规划和起步阶段,十五年接待游客总人数2083.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51亿元;1993年至2002年全市旅游业初具规模,十年接待游客总人数3962.2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5.90亿元;最近十五年,随着全市旅游环境的逐步完善,在人民生活质量及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拉动下,岳阳市旅游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接待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大幅攀升,十五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28633.56万人次,是前二十五年总数的4.7倍,旅游总收入高达2429.55亿元,是前二十五年总数的13.5倍。2017年,岳阳市实现旅游业增加值163.82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为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