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504/2021-1810955 发布机构 市应急管理局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生成日期 2021-04-23 公开日期 2021-04-23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

来源: 日期: 【字号:大 中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

 

十四五规划应健全包括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社会治安防控和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在内的公共安全体系建成与公共安全风险相匹配、覆盖应急管理全过程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一、安全生产

1、构建更加严密的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强化属地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严格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

2、夯实基层安全生产基础。加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平安交通、平安农机、平安校园、平安工地、平安渔业等行业创建活动力度,通过系列创建活动,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推动全市各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要鼓励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推动高危行业企业和其他非高危大中型企业(单位)标准化全面达标,非高危行业小型企业(单位)标准化重点专业达标,其他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重点岗位达标。

3、强化安全生产依法治理。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健全审批许可制度,提高监管执法效能。规范行政执法,实施“互联网+监管”,推行计划执法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提高依法监管水平。

4、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行业、道路交通、城市运行安全等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大危险源,采取有效的技术、工程和管理控制措施,加快构建风险等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两条防线。

5、严格规范危险化学品布局。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部分企业与城区、居民区及周边企业的安全距离进一步缩小,安全隐患增大。全市危险化学品整体规划应加强安全评估,项目布局与安全环保设施配套,严禁引进生产技术、管理法规标准不健全,工艺装备落后、安全环保投入不足、危险源数量多而散的危险化学品落地。

6、提高全社会安全文明程度。加强宣传,强化舆论引导,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大力倡导安全文化。

二、应急管理

1、建立以“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体制、机制、法制)为特征的应急管理体系。将目前应对突发事件的“一案三制”全面纳入规划加快形成符合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特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确保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经济安全的应急管理体系。

2、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系,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以“一案三制”为核心,平战结合,依托信息平台,做好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应急管理四个阶段)的工作。将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各类预警预测系统、天网系统、应急物资、应急救援团队、专家组、应急预案等相关应急资源进行信息化整合,建立起一个标准化、集中式、数据实时更新的应急数据中心,即应急指挥中心,并进行集中式维护管理,在对突发事件进行指挥调度时为决策者提供实时的、全面的、可视化的资源信息,帮助其能够快速的做出科学决策,提高指挥的效率和准确性。

3、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全面衔接“十四五”规划体系。总体应急预案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分别纳入专项规划和部门规划。尤其是重点将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面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规定了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的总体安排等,明确相关各方的职责和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纲要,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二者都具有统筹全局的纲领性、规范性文件的性质。总体应急预案全面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不仅要强调总体应急预案对于专项、部门应急预案编制的总遵循,还应作为其他专项规划、部门规划和区域编制、空间规划及其详细规划编制的安全底线、约束红线。

4、强化公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坚持群众路线,在基层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应急安全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在突发事件风险防控的人民战争中,只有发动起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全民联动,才能构筑起最坚固的人民防线,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群众基础。

5、构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按照资源整合、军民融合、“专常群”结合的要求,依托现有资源,加快构建完善市、镇、基层单位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强化指挥机制,进一步做好市应急救援队伍和各镇应急救援分队组建工作, 加强乡镇专职消防队、村志愿消防队、森林防灭火专业救援队、防汛抢险、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等救援队伍建设。加强交通、电力、医疗、通讯等部门应急保障队伍建设。配备相应应急救援队伍装备。

6、将工作重点由事后响应向事前预防转变。我国的制度优势表现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上,而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上还存在不足。要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遏制重大风险,树立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增强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7、在各行业领域常态化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尤其是对在重大突发事件、多个突发事件叠加等情境下的大规模应急处置处理演练,提高应急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应急实战能力,强化对于应急规划和预案的熟悉程度,坚决杜绝“纸上谈兵”的现象,切实提高应急预案、应急规划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

三、防灾减灾救灾

1、提高依法开展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动以相关部门专项法规为骨干、相关应急预案为配套的防灾减灾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灾害防御、应急准备、紧急救援、转移安置、生活救助、医疗救治、恢复重建等过程性制度建设,统筹推进综合防灾减灾和单一灾种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完善自然灾害总体和行业各级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灾减灾法规制度体系,为防灾减灾提供法治保障。

2、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相互协同、属地为主原则,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灾害管理体制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发挥主要灾种防灾抗灾指挥机构防范部署与应急指挥作用。防灾方面,加强灾害主管部门与属地政府间协调配合和应急联动,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群测群防机制,健全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风险、灾害损失、救援救助、资源环境、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等综合防灾减灾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共享机制。减灾方面,完善防灾基础设施建设、生活保障安排、物资装备储备等方面的综合投入机制,健全恢复重建资金筹措和应急征用补偿等机制。救灾方面,建立和完善军地协同联动、救援力量调配、物资储运调配等应急联动机制;健全灾后救助、灾害损失评估、恢复重建规划编制与实施等长效机制。

3、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能力。加快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林业、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等灾害监测地面站网和防灾减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系统,提高自然灾害早期识别能力。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及发布系统,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风险信息共享与发布能力,显著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推进以县为调查单位的全省自然灾害风险隐患与减灾能力普查,深入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充分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形成支撑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全要素数据资源体系。推进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应用,完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依托互联网+战略,推进五级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报送与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提高政府灾情信息报送与服务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重大灾害应对中的作用,应用大数据理念,建立集采集、共享、服务、查询、应用于一体的面向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重特大自然灾害损失评估制度和技术方法体系,探索建立重特大自然灾害社会影响评估制度和技术方法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减灾能力的社会化评估机制。

4、进一步增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能力。加快发展灾害评估、专业救援、应急救助等专业队伍建设,推动建立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公安现役部队等专业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乡镇应急救援队伍为主要力量,以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力量的灾害应急处置人才队伍体系。加快推进防灾减灾装备更新换代,加强基层应急装备设备的储备、管理和使用;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完善救灾储备模式,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提升物资储备调运信息化管理水平。适时调整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然灾害救助保障体系;统筹做好恢复重建需求评估、重建规划、技术保障、政策支持等工作,让灾区建设得更美好。坚持科学重建、民生优先,将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和节能节材环保技术,加大恢复重建住房质量监管力度。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有效提升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和水平。

5、进一步增强重大工程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防汛抗旱、防震减灾、生态环境治理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提高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加快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建设,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工程,重点提升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水平,中小学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标准,提高重大建设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抗灾能力和设防水平。实施交通设施灾害防治工程,提升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抗灾能力;结合保障房建设、危房改造、灾后恢复重建等,推进实施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提升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推进实施自然灾害隐患点治理和居民搬迁避让工程。

6、进一步增强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开展社区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图,新建或改扩建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加强社区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加强社区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推动制定家庭防灾减灾与应急物资储备指南或标准,鼓励和支持以家庭为单元储备灾害应急物品,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各级人民政府和领导干部的防灾减灾责任,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灾害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统筹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主题活动的宣传教育。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设施与平台建设,建设防灾减灾数字图书馆,借助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平台,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减灾救灾能力。

7、进一步增强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能力。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政策,健全社会力量动员机制和协调机制,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平台。加强对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引导和支持,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组织的作用。加强救灾捐赠管理,健全救灾捐赠需求发布与信息导向机制,完善救灾捐赠款物使用信息公开、使用效果评估和社会监督机制。发挥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农房保险、农业保险政策鼓励引导企业投保财产险,提高自身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加快研究和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防灾减灾救灾服务事项,提升灾害治理水平。

8、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实施,扩充队伍总量,优化队伍结构,完善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加强抢险救灾队伍建设,定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和技能培训,培育和发展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抢险救灾专业队伍。注重灾害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尝试委托专业机构对管理人员开展自然灾害紧急救援专业培训,提升队伍整体防灾减灾业务能力。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完善专家参与预警、指挥、救援和恢复重建等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咨询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参谋咨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