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19-04-12
索引号 507/2017-706820 发布机构 汨罗市档案局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生成日期 2017-04-24 公开日期 2017-04-24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汨罗市档案事业“十三.五”规划

来源: 日期: 【字号:大 中 

                                             汨罗市档案事业“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档案工作担负着保存历史发展所积累的真实思想、文化和科学财富的历史重任,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鲜明标志,也是我市政治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我市档案事业能积极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抢抓机遇,加速发展,进一步推进我市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汨罗市档案事业“十三•五”规划。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的档案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以创新档案工作领域、提高档案管理的技术水平为手段,全方位拓展档案部门的社会服务领域,使档案馆变成信息库、思想库,同时要加强行政管理力度,创新档案管理体制,强化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安全建设和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档案工作的综合发展能力,实现全市档案事业跨越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幸福汨罗、美丽汨罗服务。
   二、总体目标
  加大档案事业的投入,把我市档案馆建成设施完备、功能完善、技术先进、馆藏丰富、结构优化、具备“五位一体”( 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和电子文件中心)功能的地方社会文明进步和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各类档案(馆)室档案要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利用便捷、移交及时。不断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实现重要文件异地备份和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利用七年时间初步建成电子档案中心和数字化档案馆,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理档案的能力;建立与全市现代化建设相协调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档案事业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档案安全保管和利用条件。一是要建好新馆。我们要抢抓国家关于加强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这一机遇。按照县级一类综合档案馆的标准,扎实做好我市档案馆的规划、立项、新建等工作,新馆建筑面积力争突破6000平方米,争取在2018年完成新馆建设。二是新增档案保管保护设备。我市各类档案馆、档案室要将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十三•五”规划,并按照档案安全保管、保护的要求,新增密集架20列100组、档案库房监控设备1套、档案装裱设备1台、档案库房防火、防盗、防光、防虫及温湿度自动控制等设施设备,保证库房面积和保管保护设备可容纳接收20年档案进馆。三是要加快档案馆之间的资源整合。“十三•五”期间,在市档案馆内成立经济档案室,要将我市城建、房地产档案馆内的有关经济建设方面的档案资源及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档案资源整合到我市综合档案馆来。统一接收、统一管理、统一利用,进一步增强档案馆综合实力,更好地为我市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全面整合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增加档案信息资源总量,进一步提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步伐,2016—2021年完成国家综合档案馆数据库建设,初步建成数字档案馆。重点建设“一个中心”(全市档案资源信息中心), “三个数据库”(档案目录数据库、纸质档案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将档案馆有重要保存价值的档案进行全文数字化扫描,完成所有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的录入工作,而且对重要的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全文扫描,实现档案检索自动化。全面建成与电子政务相配套的电子文件中心和数据备份基地,总体上全面建成数字档案馆,建立汨罗电子文档管理中心,规范全市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与接收工作。利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进行政府公开信息的网上数据传输、信息集聚与发布,利用网络公布、检索和查询档案信息。
   (三)档案资源建设。通过对档案资源归属与流向的调整,优化档案资源配置,科学管理我市各类档案资源,建立起“归属明晰、门类齐全、管理科学、服务高效”的档案资源管理利用新模式。
首先是要开展好基础业务建设。一是我市档案馆要按照改善结构,丰富、优化馆藏、办出特色的方针。合理确立档案收集范围,在依法做好到期档案接收进馆的同时,多渠道、多形式收集或征集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进馆。加强特色档案的征收集工作,广泛征集汨罗名人、名产、名胜、民风、民俗、民情等特色档案,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资源的需求。加大对重要档案的征集、收集力度,收集齐全我市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大事件档案,做到积极介入,确保重大活动中形成的珍贵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并及时接收进馆。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库房管理制度,改善设施,加强管理,常抓不懈,确保档案的绝对安全。要对馆藏档案及实物逐步进行分类管理,库房温湿度符合国家标准。三是加强馆藏档案鉴定工作。区分不同价值,逐步实行馆藏永久档案的分级管理,加快馆藏档案的鉴定与整理工作进程。完成1980年以前馆藏档案的鉴定、解密与开放工作,以使重要档案和珍贵档案得到重点保管。四是要进一步做好重要、珍贵档案的抢救工作。采用修复、缩微、征集、仿制和数字化处理等手段,加大抢救保护工作力度。五是加强对电子档案的管理,“十三•五”期间逐步开展接收电子档案进馆工作,以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有效利用。六是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我市档案馆平均每年至少编写2至5个专题档案资料汇编。“十三•五”末,我市国家综合档案馆文书档案争取突破155000卷(册),各类声像档案达到5000盒(个),实物档案达1000个(件),重点工程建设档案达2000卷(盒),特色档案达800卷(盒)。
其次是加强档案工作管理。一是加强机关档案工作。坚持依法监督、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原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理顺档案工作管理关系。继续开展档案规范化管理考评工作,力争“十三•五”期间,全市档案工作全部达到省二级以上标准,省一级档案室达八十个左右,省特级档案室在十个左右。二是做好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要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档案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档案工作的分类指导,并积极探索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通过以点带面做好全市民营企业的建档工作。三是做好农村(新农村)档案工作。通过典型示范,把工作重点放在指导农村档案室丰富室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和为农民服务。加强对城镇建设档案工作的调研和监督指导,使城镇建设档案齐全、完整,管理科学规范,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的收集和开发利用工作。四是做好城市建设档案工作。加强城市建设和重点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针对我市“十三•五”计划部署的重点建设项目,提前介入,作好检查验收工作,进一步实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情况的登记制度。五是做好社区档案工作。“十三•五”期间,所有新成立社区都必须做好建档工作,现在社区档案工作进一步规范指导,建设高标准社区档案室,促进全市社区档案工作的开展。
   (四)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期间,以建设学习型单位为目标,着力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建立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养较高、专业结构合理的全市档案干部队伍,是我市档案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
一是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严格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要求,把市档案局馆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障碍,着力破解影响我市档案事业发展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难题,以推进全市档案事业的发展。
二是建立健全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激励机制。要在大力提倡敬业、奉献精神的同时,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档案干部,充分调动广大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着眼于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竞争机制,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
三是抓好档案教育培训、职称评审和学会工作。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造就一批复合型、应用型、管理型的档案创新人才。根据档案业务工作的需要,开办各种实用性、操作性强的档案业务专题学习班,优化档案人员继续教育,提高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积极引导全市档案人员晋升技术职务,逐步扩大中、高职称人员比例。加快档案学会建设工作,延伸档案学会功能,扩大档案学术交流,促进全市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
    四是做好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工作。“十三•五”期间,市档案局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3名从事档案事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市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和专项检查。坚持依法开展档案工作,依法管理档案事业,依法做好档案服务。全面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保障档案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二)加大对档案事业的投入。全市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支持档案事业,将档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落实好分管领导责任制,并将档案事业发展所需经费列入单位经费算中。
 (三)推进档案管理体制和制度创新。要全面履行档案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切实做好全市档案事业的统筹规划和行政管理,不断拓宽档案服务领域,加大依法监管力度,坚持分类指导,促进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有序开展。积极探索整合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和档案信息资源增值服务的档案管理体制和方法,做好档案咨询等服务工作。
 (四)把我市档案事业“十三•五”规划纳入我市“十三•五”规划中。实现档案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努力探索档案工作科学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和新机制,为我市档案事业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O一七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