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533/2018-1462833 发布机构 屈子祠镇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生成日期 2018-10-09 公开日期 2018-10-09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屈子祠镇创建粽香小镇实施方案

来源: 日期: 【字号:大 中 

屈子祠镇创建粽香小镇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岳阳市创建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将我镇屈子文化资源与以粽子产业为主的农业产业相结合,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执行岳阳市、汨罗市关于创建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的相关要求,培育壮大粽子产业,加快构建新实体,夯实更高品质的生态文化活力汨罗屈子祠镇篇章的经济支撑,实现综合实力领先汨罗地域,争先省市。

二、工作目标

通过文化内涵与农业产业的充分结合,科学确立主体特色产业,合理利用各项资源,完善整体产业设施,用2年时间充分发掘屈子祠粽子产业特色、生态禀赋和人文底蕴,按照市场导向、资源整合、创建引领,打造打响品牌,推出1-2个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业产品,探索打造几条较成熟的相关旅游方案,创建屈子祠粽香小镇,建成后的我镇年粽子产业生产总值可达到5亿元,培育年产值过亿的龙头企业1家,年产值过千万元的规模企业3家。力争2019年屈子祠粽香小镇申请验收认定通过,并获得授牌。

三、创建原则

1.突出粽子产业主题特色。突出屈子祠粽子产业和屈子传统文化特色,体现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增强特色小镇的产值创造力和游客吸引力。

2.打造产旅融合新产品。以做“增量”为原则,选择粽子产业园、粽子生产基地、端午包粽子、生态粽叶园、粽子产品展示中心、屈子文化园、普德文化园等为载体,形成具有独特文化基因的农业特色产品。

3.引导社会资金参与。鼓励、支持、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粽子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经营项目的开发建设,探索出一条政府组织主导,市场主体参与的创建路子。

4.分期分类指导。按分期分类指导的原则进行创建。根据资源特色和建设现状,开展不同项目的创建活动,通过宣传推广,提升品牌特色。

四、创建任务

创建“屈子祠粽香小镇”将全面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一)培育优势产业(负责组线:文化园建设协调组农业组,牵头领导:杨雄何君琪)

1、目标定位

屈子祠镇重点培育粽子产业,产业发展定位是:按照“万亩生产基地、万人就业、5亿产值”的目标,规划建设一个全国最有文化特色的粽子文化产业园、全省最具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最有吸引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粽子产品定位是:着力发展富于汨罗端午文化和地域特色,适用于各个阶层,可以作为早中晚餐主食的、品种多元化的中高档小尖粽(每斤10-16个)。粽子销售市场定位是:辐射全国大中型城市的大中型超市的礼品市场、上班阶层和写字楼白领的早中餐的速成食品市场、大中型酒店的糕点市场。

2、基地建设

以屈子祠惠农服务中心牵头,成立四个种植合作社。规划在徽山村、永青村、金山村种植糯稻5000亩,并积极试种特色彩糯500亩。

2019年在范家园林场规划种植粽叶500亩,永青村、徽山村规划种植艾蒿500亩,在新义村、屈子祠村规划种植绿豆1000亩,红豆1000亩,花生1000亩。

3、粽子及相关农产品生产

以粽子文化产业园为载体,引进规模龙头企业1家,培育壮大本地规模企业2-3家,按照“政府指导、企业主体、龙头带动、集群发展”的思路,将原材料加工区、粽子生产区、粽子产品展示中心、游客体验区连片开发,打造生产、观摩、体验为一体的粽子产业基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投资融资为纽带,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促进原材料公司、食品加工公司、旅游产业强强联合,共同培育知名农产品及附属旅游市场,形成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实现共赢。

4、龙头企业对接

协助粽子文化产业园指挥部、市贸促会对接全国知名食品企业,力争引进田野集团、浙江嘉兴寿哈食品有限公司、湖南汪师傅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园区,带动和辐射本地粽子产业全面发展。

5、知名品牌创建

现有无公害食品标志1个,粽子制作技艺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粽子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完成初审,湖南老字号等相关认证正在申报中。

2019年底前全镇创建知名品牌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南老字号等相关认证确保申报完成。

6、科技创新

加强与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对接,加快产品科技开发、新品种示范、辐射和推广,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到粽子文化园创新创业,建立示范基地、示教基地;突出解决产品保鲜、贮藏、运输等关键技术,着力解决产品全年周期供应、旺季生产能力提升等关键问题。

7、要素配套

强化粽子产业全产业链条的要素配套建设,加强质量溯源、加工、包装、储运、冷链物流、质检等配套建设;原料选择上突出乡土特色,使用本地糯米、粽叶等;粽子生产要素上加强粽叶、绿豆、红豆、花生等原料基地建设。

8、产销对接

强化产品包装策划和运营推广,引入高水准专业策划团队,充分发掘产品文化内涵,专业推进文化营销、产品营销和品牌营销,发展传统实体店+互联网(电商)模式,充分利用各大知名网络平台资源,建设“汨罗特色馆”实施专业运营推广和全渠道营销,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推进农超对接、产销直挂、电子商务,提高产加销一体化水平;适时开展粽子文化节、端午文化交流等重大活动,专项推介粽子产品,传播粽子文化。

9、融合发展

按照龙头带动、农民参与、股份合作、促进增收的原则,依托粽子文化园载体,在逐步推进、充实产业园内设施、规划、企业的基础上推进原材料种植、产品加工、营销网络、销售旅游、文化展示统筹衔接,紧密联结,复合发展,实现产、加、销、游一体化。把香粽生产全力打造成汨罗农业的龙头产业,休闲旅游的支撑产业,屈子文化的引领产业。

(二)人居环境生态优美

以垃圾治理和污水治理为重点,深化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垃圾“户分类减量,就地消纳”处理模式,分户建好三格式化粪池,推进整镇污水收集治理;结合规范村民建房,推进“空心房整治+N”,做好综合利用文章,引导建设一批生态小庭院、小广场、精品屋场,彰显特色小镇的自然美、环境美、人文美。

1、村民建房规范化(负责组线:综合执法组,牵头领导:黄常勇)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实现村庄建设简易规划全覆盖。成立镇规划委员会,镇长任规划委员会主任,做到“一张图管理、一支笔审批”。加强村庄规划的业务指导、工作调度。村庄规划编制突出“三区、四界”,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体现群众意志的基础上,科学划定村庄适建区、限建区、禁建区(适建区内按规划批建、限建区内严格控制批建、禁建区内严禁批建)和生态边界、永久基本农田边界、公共安全边界、村庄发展边界,实现一张图管理。

2018年建成伏林村集中建房点、新义村金钩片区集中建房点。

2019年在新义村、集镇、双楚村等建成2个以上集中建房点,并部分实现入住。

2、空心房整治常态化(负责组线:综合执法组,牵头领导:黄常勇)

“空心房”整治为切入点,打开乡村振兴突破口,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特色品质,塑造多重功能,推动镇村振兴。

“拆”字上做实文章。全域“空心房”做到应拆尽拆。特别是主要道路两侧以及粽子产业园周边,影响整体形象的老旧房屋进行适当修缮。

从双楚村、新义村、屈子祠村等文化园周边村着眼,到2018年底务必实现全域空心房整治率达到100%,并实现动态清零。

“管”字上做严文章。成立专业执法队,加强经常性宣传、巡查,加大对违建对象的打击力度,做到违章建筑发现一处拆除一处,强化农村建房管理,严控乱圈乱建,形成良好的农村规范建房氛围。

行成长效、定期机制,每月全镇范围的巡查1次以上,在违建初期进行有效打击,减小工作压力。

3、基础设施便捷化(负责组线:融城拓镇组、农业组,牵头领导:吴德辉、何君琪)

1)镇区建设

高起点、高品位编制集镇总体规划和功能规划,拉通X161线,实行组团开发,打造粽香小镇新镇区,连接老镇区及粽子文化产业园区,完善新老集镇功能配套设施,汇集相关产业门店,统一标准建设,打造集体验、销售、推广于一体的粽香一条街。2018年完成对老集镇的提质改造,推进美化、绿化、亮化工程,2019年完成粽香小镇新镇区的打造工作,同时加强对新老集镇交通的管理工作,确保达到整洁美观,畅通有序,所有沿街门店全面改造,网线、管道入地。同时尽快完善镇区的停车场、农贸市场及小游园等公共服务设施。

2)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配套、适度超前的原则,提前谋划、抓紧建成一批事关示范镇建设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争取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功能,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道路交通2019年,争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拉通镇域内主干道X161,四好农村公路建设覆盖率达80%,镇域内旅游线路31公里全面白改黑。2019年完成镇域通组公路最后15公里,通组公路覆盖率达到100%;全镇主要通村道路30公里拓宽硬化至4.5米。

——电力。在现有一座35KV变电站的基础上兴建一座110KV变电站,2019年在范家园村开工建设。

——饮水2019年实现集镇范围内全部用上自来水。加强对镇域范围内水源地的巡查,对周边违规倾倒、违规排污的情况进行严厉查处,保证安全饮水普及率达100%。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教育设施:屈子祠镇共建九年义务制学校中学2所、小学9所,幼儿园 7所,到2019年底,保证3-6岁儿童入园率达到95%,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保持在100%,初中入学率100%,初升高比例保持在93%以上。医疗卫生:镇区现有一级综合性医院2所,医疗点35个,确保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应保尽保。养老:在完善、科学管理2018年4月投入使用的屈子祠镇敬老院的基础上,引进1-2家康养企业,满足镇域范围养老需求;文化娱乐:2019年在两个集镇设置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文体中心2个,并鼓励有条件的村建设文化广场等文化娱乐场所。

4、生态保护红线化(负责组线:农业组,牵头领导:何君琪)

以生态汨罗建设为引领,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持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特别是畜禽养殖方面要下大魄力关停整治一批;高质量完成“五结合”项目及伏林村“土法炼铅项目”重金属污染治理;深入落实“河长制”工作,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河湖库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2018年天然水域全面退出精养,2019年畜禽养殖全面整改,在禁养区内做到应退尽退,限养区内严控规模,完善设施。持续推进河长制工作,确保岸绿水清,强化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提高2%。

5、生活环境宜居化(负责组线:环境卫生组,牵头领导:舒乐)

结合环保协会的创建以及运营,继续管理好全域卫生保洁和美丽村庄建设工作,在保洁的基础上着重突出整洁,重点整治乱堆乱放的现象。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工作。

年底完成污水收集治理整镇推进重点村项目以及粽子产业园周边重点村(即新义村、伏林村、双楚村、新茶村)的庭院美化工程,2018年建设美丽庭院500个,美丽菜园500个,以后每年增加300个,普及卫生厕所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三)基层基础全面夯实

1、堡垒作用发挥好(责任组线:党建扶贫组,负责领导:姚拓)

加强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党建,联合粽子生产企业及原材料基地,成立产业发展支部,把支部建在产业上。选优配强村支两委班子,强力推进党组织“五化”建设,坚持分类管理,设岗定责;健全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四位一体”治理机制,高品质打造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推行“层级管理”,强化党建触角,充分发挥民间各协会作用,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面完成每年脱贫攻坚任务,2018年预计减贫428人,2019年预计减贫282人,2020年计划减贫158人。鼓励、扶持各村发展乡村集体收入,到2018年底,年集体经济性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个,年集体经济性收益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个,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2、传统文化继承好(责任组线:宣传推广组,负责领导:黄常勇)

我镇境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子祠,近几年来,依托名祠展开的屈子文化园建设如火如荼,我镇将全力配合屈子文化园建设,在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传统文化,支持以龙舟竞渡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传承发展,同时对接教育系统,在镇域范围内学校尝试开设屈子文化、端午文化相关课程,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将龙舟精神、求索精神深入人心。

紧密结合粽香小镇创建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挖掘端午文化内涵,延伸屈子文化在现代社会下的深层次意义,盘活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争取尽快培育形成具有我镇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如工艺龙舟、粽子手工艺品等,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3、文明新风弘扬好(责任组线:党风廉政建设组、综合执法组、政法安全生产组、环境卫生组,负责领导:周弋峰、黄常勇、周军、舒乐)

深入开展“三无村”创建工作,进一步强化综治信访维稳基层基础工作,扎实抓好源头治理,从四个方面筑牢平安屈子祠的社会治理防线,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自觉担当维护稳定、确保平安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障、引导村民依法实行自治,认真落实各项依法民主举措。

二是坚持自治基础,全镇十一个行政村建立村规民约管理制度,并成立红白理事会,建章立制,推动乡风文明行动进村入户,以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坚持德治支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为主题,坚持融入贯穿结合、落细落小落实,引领文明新风尚。在镇区主干道两侧、村民聚居地段、村级主干道宣传展示“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和勤劳致富、节俭养德等优秀传统文化,以集镇为重点,在围墙、围挡上制作宣传喷绘,在沿街墙面喷写文化宣传内容,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求索精神、龙舟精神等内容。

制定印发“五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方案,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美德少年、好公婆、好儿媳、好妯娌、好夫妻、好邻居进行评选。

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全镇11个村建立村级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组织志愿者,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有意义的公益性活动。同时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民间文艺大赛、广场舞大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提升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四是坚持法制保障,从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推进信访问题“三到位一处理”、依法规范管理特殊重点人群、持续整治社会治安、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完善安全长效机制七个方面着手,为建设粽香小镇提供法治保障,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宣传发动全面展开(负责组线:宣传推广组,牵头领导:黄常勇)

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传媒手段,组织开展农产品品牌推介和展示活动,形成多角度、高密度、立体式的宣传阵势。统筹开展对外宣传,通过节庆会展、影视创作、主题宣传、网络推介等形式,加强对农产品和附属旅游产业的宣传推广。

五、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工作阶段(2018年10月前)

制定特色小镇建设实施方案,编制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确定好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特色小镇年度发展建设方案,分年度做好建设项目安排和实施步骤,开展当年建设项目可研、规划选址、立项、项目施工设计、用地批准等相关前期工作。

(二)建设实施阶段(2018年10月-2019年10月)

2019年端午节前、粽子文化产业园实现全面投产。实施镇区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垃圾、环卫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重点地段街景和镇容镇貌、环境卫生管理,启动特色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三)迎接验收阶段(2019年10月-2019年12月)

对照特色小镇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建设项目逐项进行自检,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年度建设计划,迎接上级对项目建设情况的考核、查验。并对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以便推广建设经验。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屈子祠粽香小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廖升红任组长,镇长湛虎、党委副书记吴德辉、人大主席杨雄、党委委员何君琪任副组长,各联村干部、村总支书记、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何君琪兼任。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在工作部署、项目落地、用地指标、财力安排上统筹协调,加强督导,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把粽香小镇建设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粽香小镇建设的组织领导。

(二)明确工作责任。粽香小镇建设工作按照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将项目分解落实到所涉及的组线、村,层层落实责任主体,按照建设时限要求,全面完成建设任务,达成建设目标。

(三)加大调度力度。加强调度,定期由书记镇长召开创建粽香小镇调度会,调度具体工作,讲评各村、部门目标进度,坚持月调度,季讲评,年考核的调度考核机制,按照创建工作计划序时推进。

 


附:屈子祠镇创建粽香小镇工作考核村级评分细则

屈子祠镇创建粽香小镇工作考核村级评分细则

项  目

考评内容

计分办法

保障机制(10分)

有组织机构。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专门班子全力抓,配备专门的办公场地。村组、部门明确1名专职人员,并健全了档案和管理制度(2分)

每发现1处不符要求扣1分

美丽屋场建设有经费投入,每季度都有资金用于设施建设。(2分)

当季度没有资金投入的扣2分

有规划、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等。每季度都有计划的开展创建工作(2分)

无规划、方案、办法的扣1分,未按计划开展创建工作的扣1分

宣传发动有措施。有宣传资料、宣传横幅和宣传标语(2分)

无宣传资料扣1分;无宣传横幅扣1分;无宣传标语扣1分

有信息台账。工作档案齐全,数据、材料上报准确及时;每月创建工作办公室提供整治工作信息不少于1条(2分)

迟报、漏报一次扣0.5分,数据、材料每错一处扣0.5分

创建任务(90分)

人居

环境

生态

优美 (50分)

村民建房

规范化(10分)

全面完成村庄建设简易规划,加强对村民按规划按图建房的发动与宣传,按图建房率达到100%,

每发现一处未按规划按图建房的情况扣1分

空心房整治

常态化(10分)

“空心房”整治率达到100%,并实现“动态清零”。

每发现一处空心房扣1分,时限内未整治到位的扣1分

基础设施

便捷化(10分)

做好四好农村公路与通组公路建设的协调工作,加强村域范围内水源地的巡查,保证安全饮水普及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教育、医疗、文体、旅游等基础设施完善,防洪、排涝、消防等防灾设施符合要求。

每发现一处问题扣1分

生态保护

红线化(10分)

持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深入落实河长制工作。黑臭水体治理实现全覆盖,污水处理率85%以上;畜禽养殖全面整改。

每发现一处问题扣1分

生活环境

宜居化(10分)

环保协会运营好,环境卫生保持好,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庭院绿化农户占比95%以上

每发现一处问题扣1分

基层

基础

全面

夯实(40分)

堡垒作用

发挥好(20分)

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能力强,有规范、完善的村(居)民自治规章制度,干部无违规违纪行为,(10分)

每发现一处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

群众生活富足,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所在县市区平均水平(10分)

传统文化

继承好(10分)

具备一定的人文底蕴,注重保护和传承小镇传统文化和建筑特色。

每发现一处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

文明新风

弘扬好(10分)

有完备成熟的村规民约并遵照执行,成立红白理事会,群众文化活动定期开展,视情况组织各类评比活动,无村霸或黑恶势力。

每发现一处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