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1-07-15

坚持把工业作为强市之本

来源: 日期: 【字号:大 中 

市委书记 喻文

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建议。这次“两会”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审议“十四五”规划。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谋划好未来的发展蓝图,对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步步高”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提出了打造“三园一区”升级版,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世界端午龙舟诗歌名城、省域副中心城市县域现代化发展引领区,明确了“优工强市、生态美市、三产活市、开放旺市、和谐立市”五条发展路径。大家应该注意到,无论是市委全会还是“十四五”规划都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重视工业的发展。实践证明,汨罗的发展,基础在工业,优势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一直以来,工业是我们的主导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厚实。早在清末民初,老百姓就有“一根扁担、两只箩筐,走乡串户、收旧拾荒”的传统。改革开放后,汨罗乡镇企业曾红火一时,资源回收利用行业逐渐走向专业化、集群化、规模化,到90年代末已成为全国三大废旧资源回收和加工利用基地之一。2003年,我们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先后获批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国家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全国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育了龙智新材料等一批优质项目,引进正威、攀华,实现了世界100强企业零突破,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为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我们在2014年又与长沙经开区合作建设“飞地园”,是我省首个正式实施的跨市州合作“飞地经济”试点园区,定位是承载长沙工程机械配套产业项目。经过几年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程机械产业链,被省委、省政府定为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为六大主机配套服务,体现了我们在工业产业发展上自有定力的责任担当。我们的工业税收一直以来占据了财政税收的半壁江山,今年财政总收入预计18.6亿元,其中“两园”收入预计8.41亿元,贡献率达50.5%。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形势非常严峻,转型升级和市场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喜中有忧,忧大于喜,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勉励湖南打造“三个高地”,担当“四新”使命;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旗帜鲜明提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岳阳市委、市政府将重点打造中部地区大型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我们要紧抓这些机遇,立足区位交通优势和“两园”主阵地,发挥工业基础厚实、来势向好的优势,坚持把优先发展工业作为强市之本,大力转型升级,推进技术创新,补齐发展短板,促进结构优化、取得优效,让工业成为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两个园区是发展工业的支撑和主阵地,我们要立足“两园”,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交通区位优势,在全力支持园区已有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两园”的发展定位,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为在省委、省政府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和岳阳市委、市政府打造中部地区大型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区中彰显汨罗担当,做出应有贡献。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飞地园,一个“正值壮年”,铜、铝、高分子等关键基础材料的生产加工日趋成熟、渐成规模;一个如“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刚被授牌省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核心基础零部件加工方兴未艾、潜力巨大。但产业禀赋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注定了“两园”要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循环经济产业园要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巩固扩大再生铜、铝、不锈钢、高分子材料的贸易增量,真正成为中南地区最大交易市场。紧盯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积极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推动再生铜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实行园区管理闭环运行,聚焦有色金属新材料深加工产业链、高分子材料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链三大产业链,提高关键基础材料和重要产品附加值,更好服务于先进制造业,全力打造“生态、品质、效益”千亿园区。省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要围绕打造“省内最好、国内一流、世界有影响力的”长沙北生态智慧配套产业园的战略目标,放大“金字招牌”效应,落实“三年行动”计划,紧盯关键核心零部件和六大主机关联企业,大力引进工程机械配套企业,尽快形成集聚效应,同时重点筛选一批链条型、基地型、龙头型高端项目,逐步承接主机企业转移。 “两园”要在各有侧重的基础上,进行需求侧改革,紧盯一个目标同向发力、相向而行,找准各自与先进制造业的契合点和切入点,进一步强化要素互动、功能互补,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提供基础支撑和配套服务,实现互促共赢、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主要是围绕5个方面发力:一是抓招商。招商不是“捡到篮子就是菜”,而是“提着篮子去选菜”,要招大商、招好商。要围绕“配套基地”目标,尽快形成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链全景图、零部件现状表和需求表、产业链客商库和目标引进项目库,实施招全引缺,进行精准招商和点对点招商。要利用正威、攀华和中联、山河智能等大项目的集聚效应,继续招大引强,形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顶天立地的新局面。二是善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抓住省里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机遇,把握利好“窗口”,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常态化开展产学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产业倍增计划,推动现有企业扩规升级。坚持“去行政化”,推动园区体制机制优化,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考核激励等方面求突破。着力破解土地、资金、用工、销售等方面要素制约,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抢人才就是抢先机,要强化保障激励“借势引人”,加快职校产教融合“借力育才”,发挥已有人才人脉、影响力,实施人才计划“借才引才”。三是促融合。产业支撑城市,城市依托产业,产与城融合方能同生共兴。循环经济产业园要做优产业规划布局、合理分区、科学布局,充分融入海绵城市、产城一体的城建理念,重点建设高铁新城,吸引更多高铁沿线的外地人来汨旅游、消费、投资,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聚集。省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要淡化行政区划概念,破除地域限制,推动与长沙县互联互通。要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引进商务咨询、货运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城镇、产业、人口良性互动,全力打造集生产、生活功能于一体的长沙北生态智造城。四是增绿色。只有把绿色作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才能行稳致远、更可持续。在这一点上要旗帜鲜明,决不能走“以环境换取增长”的路子,宁可发展慢一点,也不要带污带脏的GDP;宁可税收少一点,也不要破坏环境的企业。要以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为重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和耗能设备,健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提质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努力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五是优环境。对于市场化、高质量的企业来说,看中的不只是资源,更多的是环境。随着正威、攀华等大项目的相继签约,极好说明“来汨罗投资等于投江”已成为过去时。要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巩固“罗城店小二”“集中为企业排忧解难”成果,做实互联网+政务服务,打破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乡镇之间、部门与园区之间的壁垒,形成有效合力。要不断提高帮扶政策的针对性、精准性,既要落实普惠措施,又要精准滴灌,强化对科技型、成长型等企业的支持力度。要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违法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优质的营商环境成为我市的新名片。

(节选自在汨罗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