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救灾救济工作情况汇报
来源:汨罗市民政局   日期:2018-11-21 09:18
浏览量:1 | | | |

汨罗市救灾救济工作情况汇报


汨罗市位于东洞庭湖尾闾东岸,下辖15个镇、146个建制村、35个城乡社区,市域总面积1669平方千米,总人口67万人。境内有大小河流115条,一线防洪大堤103公里,丘岗地貌占市域总面积39%。由于降水充沛、水系丰富、丘岗纵横,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易发。近年来,我们在岳阳市委市政府和汨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防灾减灾为立足点,以民生保障为导向标,较好地发挥了救灾救济在促进灾区稳定、加速灾后重建、维护群众利益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彰显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6年、2017年灾情情况

近两年来,我市先后发生多次洪涝灾害,各镇均有不同程度受灾。2016年,主要遭受了“7·2”“7·4”两次洪灾,其中玉池山村玉明片区山洪灾害受灾严重,有7栋房屋被夷为平地,10多栋房屋被严重破坏,70多栋房屋被灌入一两米深的泥沙。全市范围人口、农作物、居民住房、交通、电讯、水利等方面全面受灾,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59亿元。2017年,主要遭受了“6·24”“6·30”“8·12”三次洪灾。在“8·12”洪灾中,三江镇花桥村党总支书记李大元为转移受灾群众光荣殉职。全市受灾人口为20.79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7967人,倒塌房屋771间、严重损坏房屋2336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8.18万亩、成灾面积9.11万亩、绝收面积4.51万亩,因灾直接经济损失8.35亿元。

二、救灾工作措施及成效

灾情发生后,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我们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进入实战状态,将抗灾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大事,全力以赴确保灾区平安稳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及时督查督战。市委书记、市长除在防指指挥调度外,主要精力都放在重点灾区和要害部位的督促和指导上。市委书记喻文、市长朱平波连续20多次召开抗灾防汛会商会,要求市级领导坐镇指挥救灾工作,第一时间进村入户指导救灾工作,科学调度处置应急问题,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书记市长和其他市级领导还深入到全市所有重灾点进行查看,安抚灾民情绪。

(二)部门重点摸底摸排。民政局党组召开紧急会议,安排15个灾情核查组,分别下到各镇查看灾情,摸清灾情底数,特别是针对极端天气造成敬老院、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居住安全隐患的,来一次全面排查,对发现安全隐患的,在撤离路线、安置地点、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周密安排,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川山坪镇镇村反应迅速,在2017年玉池山村的山洪灾害来临前,紧急转移村民142户、526人到安全地带,被岳阳市国土资源局称赞为全省地质灾害成功避让的典范。

(三)统筹开展救灾救济。2017年7月1日,省民政厅厅长唐白玉在省民政厅救灾处处长章民、岳阳市民政局局长任焱辉、汨罗市市长朱平波等负责同志陪同下,来汨罗市踏勘灾情现场并指导救灾工作,给灾区群众以巨大鼓舞。相关职能部门群策群力,力争救灾工作落地落实。民政部门商财政部门,紧急下拨救灾款1900万元驰援各灾区;国土部门加大对地灾点的明察暗访和勘查勘测, 坚决防止次生衍生灾害发生;卫生防疫部门对受渍的车站等公共区域采取喷洒消毒液等方式适时开展卫生防疫;公路等部门连夜抢修塌方和受损公路,确保交通畅通;住建部门抓紧推进地下管廊规划建设,提高城区应对突发暴雨能力;电力、广电等部门根据市防指统一安排和部署,对相关区域架设电力线路和广播。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救灾工作。世界宣明会、时代地产等机构捐赠价值70万元的粮油、棉被等物资用于灾民救助;东莞汨罗商会、佛山汨罗商会、壹基金等民间组织也踊跃捐款捐物;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南竹林电器董事长黄素萍捐赠善款50万元用于灾民安置;爱心天使助残服务中心主任杜忠美筹措善款对受灾残疾人进行慰问。

(四)灾后重建有力有序。    灾害发生后,为实现精准救助和重点救助的目的,我们在倒房户基础信息的核实上,注重县乡村三级联动。由村委会以村级为单位向乡镇政府初报倒房户名单,乡镇民政办牵头对倒房户逐户上户予以初步核实。乡镇数据上报后,民政局党组当即安排党组成员牵头包片,成立专门查灾核灾组,对照倒房户标准,逐户予以核实。救灾救济股对各乡镇上报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重点核查。经过县乡村三级联动联审,最后确定倒房户。由于灾后重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政、扶贫、财政、规划、国土、住建等多个部门。在重建过程中,我们注重多途径发力,确保灾区秩序良好,群众满意。首先是异地扶贫搬迁规划一批。对于川山坪镇、弼时镇等山区乡镇居民,因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房屋倒塌的,结合异地扶贫搬迁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居无定所的问题。在玉池山片区,由扶贫等部门牵头,将地质灾害隐患点倒房居民全部纳入异地扶贫搬迁范畴,对相关受灾村民予以集中安置。其次是综合救助兜底保障一批。对于因灾倒房户,不仅从恢复重建方面加以考量,而且从稳定灾民的生活方面突出兜底保障。社会救助局从农村低保、临时救助方面加大对倒房户的救助力度;慈善等部门从大米、食用油等方面向倒房户倾斜,都从一个方面促进了灾后重建的速度和力度。在重建资金的发放环节,为最大程度发挥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我们以民生为导向,以群众需求为宗旨,重点保障救灾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对于因灾倒房户,区别不同情况,给予分类救助。对于山区乡镇因山洪泥石流造成居民唯一住房全倒居无定所的,每户救助20000元;因自然灾害造成居民唯一住房严重损毁,需要较多人力、物力予以维修的,每户救助5000元以上;因自然灾害造成居民唯一住房一般损毁,确对居住造成一定影响的,每户救助2000元以上。为使救灾资金惠及民生,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和财政部门衔接、沟通20余次,全面完善倒房户的基础信息,用“一卡通”方式发放倒房户补助资金近400万元,目前资金已经全部到户,群众反响十分良好。对于无粮食直补“一卡通”的倒房户,我们联合邮政储蓄银行进行了批量开户。为使资金全部发放到倒房户手中,我们和银信部门确定,新开卡必须由本人持本人第二代身份证,亲自到邮政储蓄银行网点办理,任何人不得代为办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防灾救灾设施不够完备。由于多方面原因,汨罗市的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正在向上级发改、民政等部门申报的过程中,目前还没有建成投入使用。各建制村由于2017年村部全面新建和改扩建等原因,相关防灾减灾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没有及时跟上,还有待加强和完善。

(二)救灾应急体系尚不完善。市直部门单位及各镇、各建制村在救灾应急工作中的协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存在信息共享不够健全、灾情会商不够及时的情况。鼓励、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应急救灾的体系不够完善,资源整合不够到位,社会救援组织数量较少和群众救援需求量较大的矛盾凸显。

(三)救灾队伍建设还需加强。少数镇救灾工作专干兼任民政办主任、残联理事长、危房改造专干等多项职务,兼职过多导致不能用全部精力从事民政工作;少数民政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够高,查灾核灾缺乏理论性、准确性,存在受灾对象认定不精准,救灾款物监管不到位,台账资料不清晰,审批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基层灾害信息员配备不足,缺乏系统培训,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能力有待提高,工作环境有待优化。

四、下步工作规划和打算

救灾工作是民生实事工程,在后段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细化救灾应急预案,落实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要求,并切实加强资金监管,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公益性社会团体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救济工作,凝聚全社会抗灾救灾合力,建立市乡村三级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不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升队伍素质,提高民政系统救灾救济和防灾减灾工作水平。

(一)进一步健全工作长效机制。过来,在救灾款发放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在乡镇核灾的基础上,由民政、财政联合提出初步方案,并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和常务副市长审批,资金发放比较公正、透明。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民政、财政联合审批发文的方式将救灾款全部下拨到位;另外,对于“一卡通”发放重建资金;救灾物资发放建立收支账;镇财政直接支付救灾资金到受灾困难群众;村账镇代管;“互联网+监督”等方面的良好做法继续坚持和完善。另一方面,健全联动机制。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以市减灾委为核心,民政、国土、气象、水务、农业、林业等有关灾害主管部门联动配合的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救灾救济工作万无一失。

(二)进一步补齐工作薄弱环节。加强争资争项工作,力争年内建成救灾物资县级储备库,夯实救灾工作基础设施;按照防灾减灾救灾的各项要求,以点带面,完善村(社区)及重点部位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对于救灾款项,坚持专款专用、依法规范使用的原则。对于各项救灾资金,特别是镇财政直接拨付到村的资金,进一步加强加大资金监管和审计力度,建立健全民政资金监督管理机制。通过工作会议、专项培训等办法,明确和强调救灾资金和其他民政资金的不同使用范围,确保精准救助和重点救助。市直有关部门将督查审计常态化,“一根杆子插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不仅将督查审计目标瞄准镇账,也将有针对性地加大村账审计检查,确保监督无盲区,使领导满意,群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