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儿孙不玩牌,约上戏迷同“登台”。这是我市近年兴起的文化风潮。3月16日晚,记者走进大操坪,听老腔老调演绎《苏三起解》《补锅》。
“唱戏的有蛮多嘞!”同是观众的市文化局退休干部黄达伟告诉记者,每天傍晚,甚至是下午4点左右,在归义社区、归义广场、屈子公园、大操坪等处,聚集着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既当主角又是观众,拉起场子唱起戏,热闹了虽小却繁荣的罗城大地。
归义社区居民搭台唱戏,从去年开始。偌大一广场,挂音箱,摆凳椅,接通电源,人来齐了便开唱。社区书记曹自林不是戏迷,应居民要求,临时辟地建了文化广场。“社区提供场地,戏迷自己拉班子。”
在归义广场,黄爹一班戏迷常常错开广场舞的黄金时段,选在下午4点摆台。黄爹好唱戏,结识的朋友大多是戏迷。闲来无事,生了“搞个戏班”的念头。几天下来,十几人兑钱买音响话筒,盘地方,一个小团队就成了。碰上天好兴致高,一场要唱3个小时。黄爹很中意这个临时的“舞台”,“不用交管理费,想来就来,很省心,很随意。”
其他两处也类似,占的是公共场地,组的是临时班子,花的是自己的钱。“没有规矩,却胜过有规矩,纯味的民间行为。”正如黄达伟所说,一旦唱,必定人多,必须热闹。
唱戏是种精神上的享受
湖南花鼓戏兴起于清代嘉庆年间,它从三湘四水田间地头的小歌舞演变而来,因剧目反映民间苦乐,很受经历沧桑之人的追捧。
黄爹已过花甲,儿孙满堂,家庭富裕。按街坊的生活方式,他应该帮带孙子。“忙了大半辈子,我要有自己的幸福。”黄爹不走寻常路,回过头来追寻年轻时的梦想——唱戏。黄爹说,也不是为了成名成家,就图个放松,享受一下晚年幸福。
与之同一团队的刘爹,是个农村老汉,平时也打零工,每月收入近2000元。自老伴去世,便傍着儿子过。他唱戏,除了爱好外,更多是排解对老伴的思念。他说,拿起话筒,哼唱几句老戏,心里畅通多了。
50多岁的李姐,曾学过花鼓戏,一度上台献唱。如今,工作闲了,儿女大了,先生兴趣在品茶论道,她就结伙唱戏散心。一登台,自信满满,容光焕发,她觉得“唱戏是种精神上的享受”。
曾有专家指出,人在晚年,追求与壮年时决然不同,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享受。我市数百名老人聚集唱戏,大多都是奔放松和享受去的。
唱戏也是一种群众文化
唱戏,是一种个人行为;组团唱戏,便是一种现象。对此,黄达伟认为,目前在我市公共场所唱戏的现象,意味着新交往平台的成型,更是一种群众文化新形象。
人自古就是群居动物,都有社交需求,组团唱戏恰恰以一种全新的形式,为中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交往平台,并开辟了一条文化新路。这与国家积极推进的群众文化建设理念极为吻合,应与文化惠民工程完美对接。
文化具有凝聚力和重塑力,群众文化同样如此。黄达伟认为,中老年人组团唱戏,除能满足特定人群的精神需求外,还能团结一部分人,重塑其人格,且能传承民间文化。
就如何将组团唱戏和文化惠民项目有效对接,黄达伟认为,要明确“下基层、接地气”的路径,要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性,要关注“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中的社会公平正义,要关注独生子女家庭分居化的退休老人自理,要警惕歪功邪教之类精神病毒对大众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