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纪实(中)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19-01-06 00:00
浏览量:1 | | | |

  2018年5月13日,航拍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傅聪 唐俊 摄影报道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潇湘的诗意,蕴涵在水中。大大小小5000多条河流,汇聚湘、资、沅、澧“四水”,“四水”流向洞庭,奔向长江。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3年来,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地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开展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用实际行动守护好一江碧水。

  守护一江碧水,一抓到底、久久为功

  2018年12月30日,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后一座运行中的冶炼炉,拉闸、断电。随着炉窑内最后一滴铅锌液被抽干,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261家企业实现全面关停退出。

  这是省“一号重点工程”——湘江保护与治理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也是湖南近年持续打响生态环保攻坚战,书写“守护好一江碧水”答卷的注解。

  2018年4月25日,围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岳阳考察,勉励湖南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继续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

  半个月后,5月11日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大力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决议》。

  6月13日召开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为还一江清水,湖南一直在努力。

  在湘江保护和治理委员会2016年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强调,这项工作要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久久为功。

  湘江曾经的污染触目惊心,2013年启动的省“一号重点工程”,是一场持续的攻坚战。如今,主战场从湘江向“一湖四水”纵深推进,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官。

  2017年10月30日,省长、省总河长许达哲签署的第1号总河长令印发,要求全省各地全面开展河长巡河行动。此后一年多里,共下发5道省级总河长令。巡河不走过场,“僵尸船”全面清理,河湖“四乱”得到遏制,以河长制促“河长治”。2018年底,在五级河长制基础上,我省全面建立湖长制。

  作为“长江之肾”,洞庭湖牵连着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的平衡。2017年11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五级干部大会,全面发出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动员令,突出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十大重点领域和九大重点区域整治。

  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进一步落地见效,2018年11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33条具体细则,明确了具体责任单位和任务完成时间,誓把湖南长江岸线变成美丽风景线,把洞庭湖区变成大美湖区。

  聚焦问题集中攻坚,“一湖四水”去浊扬清

  平静清澈的水面周边立有明确标识、隔离围网,排污口“一个不留”,保护区范围内工业企业全面清退、网箱养殖全部退出……这是我省饮用水水源地的普遍景象。

  做好“水文章”,先守护好百姓“大水缸”。在整治好80个市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的基础上,2018年,我省将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列为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高位推动。全省投入资金17.1亿元,在全国率先完成322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获得生态环境部“点赞”。

  作为有色金属之乡、非有色金属之乡和传统农业大省,我省重金属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历史欠账多、污染程度重,省委、省政府把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当务之急,攻坚克难,逐个击破。

  斩断入河“污龙”。至2018年10月底,全省累计取缔不符合要求的入河排污口938个,纳入《长江入河排污口专项检查行动整改提升工作湖南省整改方案》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入河排污口全部整改销号。

  消除岸上隐患。对我省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重点湖泊固废存量进行全面排查,清理固废存量点位64处,持续推进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全省140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完成整改139个。

  聚焦问题集中攻坚。洞庭湖区禁养区实现全面退养;湖区4.3万公里沟渠、2.4万口塘坝完成清淤疏浚;湖区全面禁止采砂、758处非法砂石码头全面关停;继下塞湖1.8万多米矮围全部拆除之后,对洞庭湖区域矮围网围应拆尽拆,加快恢复湖洲自然面貌。

  自2015年以来,洞庭湖水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除总磷外,其他因子均达到三类标准。2018年1至11月,洞庭湖11个湖体断面总磷浓度持续降低,为0.068毫克/升,较2015年下降39.3%;11月份当月下降到0.057毫克/升,接近Ⅲ类标准。

  “一湖四水”去浊扬清。监测显示,我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2018年1至11月,我省列入国家“水十条”60个考核断面优于Ⅲ类水质比例为90%,高于国家考核标准,同比提升1.7%。

  创新合作共同保护,修复“生态伤疤”

  寒冬,常德汉寿县,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半边湖、打靶台等区域,正在施工作业、封沟育洲。号称“湿地抽水机”的欧美黑杨被全部砍伐后,这些欧美黑杨种植地的生态正在加快修复。

  为守护长江一江碧水,我省坚持对湿地进行重点保护、全面修复。在洞庭湖这样一个经济和人口聚集区,建立了总面积达3076平方公里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是长江流域其他四大淡水湖保护地总面积的两倍。

  2017年以来,我省在洞庭湖湿地累计清理欧美黑杨14.2万亩,湿地生态功能逐渐恢复;在湘、资、沅、澧四水流域开展退耕还林还湿近2万亩。至2017年底,湖南的湿地保护率达75.44%,位居全国第一。

  2018年,我省入围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将用3年时间,投资79.13亿元,综合实施4大修复工程,打造“清水长廊”,实现清水入湖、清流出湘。

  共抓大保护,先立好规矩。结合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环评,推进编制湖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从发展格局、空间布局、污染物排放、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实行区域差异化的环境准入。

  创新手段,开展省企合作、省际协作,守护共同的“生命线”。

  酉水是沅江的最大支流。2018年底,湖南省政府与重庆市政府签订《酉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以水质评价结果为依据,达标由湖南补偿重庆,超标由重庆补偿湖南。

  湘鄂赣携手,签署《长江中游地区省际协商合作行动宣言》,生态保护迈出新步伐。2018年7月,我省与三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同推进我省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战略行动和岳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湖南日报记者 曹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