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18-12-11

麻风病防治知识

来源: 日期: 【字号:大 中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外周神经以及多菌型麻风(MB)的上呼吸道。麻风病主要通过上呼吸道或密切接触传播。发病后如未及时治疗和处理,可致严重的畸残,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学进步,麻风病已经成为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

本病是由未经治疗MB患者的鼻分泌物传播或长期与未经治疗患者皮肤接触感染。绝大多数人(>95%)对麻风分枝杆菌有自然免疫力。虽然患者家属的发病率是同地区正常人的4倍以上,但仅占该地区发病率的一少部分。潜伏期长(平均5年;范围1-20年),男女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较多。麻风病有分布不均的特点,当前主要流行在发展中国家,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目前以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和湖南等部分地区流行较为严重。

1988年起,我国将每年元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日的国际麻风节也作为中国麻风节(即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在全国开展广泛的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慰问麻风病病人的活动。 

一、麻风病的预防

()人群预防

即早发现、早治疗、防止传播、预防残疾。

广泛开展卫生宣教,宣传麻风病的症状、防治知识和免费治疗政策,在流行区做到家喻户晓。坚持早期发现、早治早好,克服歧视、恐惧心理。各地、各级医生应能发现疑似病例,作到不误诊、不漏诊。

()个体预防:

对新病人的家属每年进行一次体查,看有无可疑症状,体检至少连续进行5年。对患者进行确诊后,立即开始规则性联合化疗(MDT)。利福平有极强的杀麻风菌作用,服用第一剂MDT药物三天内即可失去对他人的传染性。与此同时应对MB患者的鼻、口腔分泌物进行消毒处理。

麻风菌的活力低于结核菌,无需特别防护和消毒。检查病人后仅需用肥皂流水洗手,污物焚烧或煮沸30分钟,衣物暴晒2小时。

()流行期疫区管理:

对患者家属及近邻进行监测并向群众卫生宣教,无其他特殊管理。

二、麻风残疾:

麻风菌侵犯周围神经,引起炎症反应,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造成残疾。若功能障碍发生在半年以内,并能得到正确处理,可恢复功能;发现较晚,可能导致残疾;如果处理得当,可使残疾症状改善或不再加重。

(1)自我保护:

对已有麻木或可见的损伤情况下,应教会病人在日常生

活中,做好自我保护和功能锻炼以防残疾加重。

(2)康复:

病人要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生活习惯。在社区的同

情和帮助下,做一些能胜任的工作;应尽量做到经济自主,享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已于1995年发文(残联组联函字2号)指出:应对麻风残疾者与其他残疾者一视同仁,凡符合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者,均应持有残疾人证,享有国家规定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