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社动态

为有志青年搭建迈向成功的阶梯

编稿时间: 2022-09-23 来源: 汨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作者:未知

为有志青年搭建迈向成功的阶梯

中人社传媒记者曾鹤群

有志者,事竟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不断加强技能人才和专技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持续完善人才体制机制,健全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政策,为有志青年提供了两个良好的上升渠道。即便起步学历低一些,他们也能够拥有不逊于高学历者的发展前景。

技能人才成长迎来黄金期

“多学一项技能,就多一条出路。”谢宗淇现在在三一汽车起重机制造部担任上车总装班班长,回想起这10多年的工作经历他感慨道。

谢宗淇2008毕业于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的是汽车运用技术。他说:“当时我们迎来了技能人才发展的黄金期,即便是大专毕业,我感觉找工作也不难。”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大力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建设技工大省的意见》《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湖南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19-2021年)》等文件,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培养体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养技能人才。同时,通过健全技能人才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完善我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法规,健全技能大师和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制度,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有效营造了技能人才良好的成长环境。

不久之后,谢宗淇凭着精湛的汽车维修技术通过三一集团的考核前往其位于宁乡的重机制造部小吨位工作中心工作,起步月薪3000元,在当时是实打实的高薪。“来此工作除了工资高以外,我还有一个考虑是能学到很多技术,这对我们吃技能饭的人来讲非常重要。”

近十年,正是湖南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时期。目前,湖南制造业与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90%,拥有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为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推动湖南由“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湖南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深入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坚持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引导和吸引技能人才资源向新兴优势产业链流动。为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对制造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湖南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给潇湘工匠培育按下“快进键”。2019年在全国率先出台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截至2021年,全省完成职业技能鉴定188.53万人次,共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01.7万人次。

同时,湖南不断强化产业人才创新平台载体建设,让人才干事创业有舞台。谢宗淇在三一集团见证了这段历史:“我们集团现在有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等,这些对于我们学技术的人员来说简直是乐土。”

在这10多年间,谢宗淇先后参加了高级钳工技能培训、起重机操作培训、叉车和行车培训,并获得了相应的培训证书。

“像我们这种在职职工参加岗位技能培训还可以得到补贴,政府的政策支持给予了我很大的动力。”谢宗淇说,除了参加技能培训,他也非常乐意去参加集团组织的技能比赛,先后荣获三一重起整机制造部小吨位装配“质量明星班长”、三一起重机械总装中心“全员改善三等奖”及三一重起制造部安全知识抢答赛“三等奖”、三一起重机制造本部小吨位总装中心“改善达人”、三一汽车起重机制造部“优秀班长”等荣誉称号。工资也随着一张张证书和一份份荣誉涨到了8000元每月。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高度重视推进技能人才激励,通过打造“技行三湘,能创未来”湖南职业技能竞赛品牌,大力培育湖湘工匠。特别是今年举办的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赛项紧密对接全省主要产业、2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世界及全国技能大赛技术标准等。来自全省14个市州、21个行业部门的35个参赛代表团、1087名选手,参与55个集中比赛项目的角逐,产生金银铜牌各62块。这大大激发了广大湖湘青年走技能报国之路。

如今,像谢宗淇一样的技能人才不断在我省涌现。全省技能人才达53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2.5万人。至“十三五”末,全省获得中华技能大奖5人、全国技术能手5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58人;45人获评湖南省技能大师,有1120人获得湖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75名高技能人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专技人才晋升通道科学、可及、畅通

现在在长沙某上市药企任职财务经理的尹菊红同样也是大专毕业,谈起这10年来的工作经历,她坦言走专技人才这条路是决定人生的重要选择。

尹菊红2009年毕业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会计专业。

“刚毕业那会感觉找工作还是有难度的,毕竟只是个大专文凭。”带着一份彷徨尹菊红走入社会,近10年来她换了10份工作,做过出纳,卖过字画,当过电信销售。

“这10份工作工资都不高,如果要想发展觉得还是要去考下证。”尹菊红说。

考证是专技人才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激励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持续推进职称制度改革,通过不断强化制度建设,构建起了“1(实施意见)+4(监管办法)+29(系列标准)+N(配套政策)”评价体系,着力完善了评价标准,创新了评价机制,改进了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可及、畅通的专业技术职业发展晋升通道。

“我做了一个规划,先把中级会计师职称拿到手,再把高级会计师职称拿到手,期间再加把劲要考上注册会计师。”尹菊红说,国家为财务类的专技人才规划了发展路径,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2018年,尹菊红按照既定目标拿到了中级会计师职称,她说:“有了这个职称,我找工作的底气更足了。”2019年,尹菊红来到了现在的单位上班,上任就是从财务副经理做起,月工资超过1万元。切身体会到了职称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红利,尹菊红在2020年又考取了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

与此同时,我省人才评价改革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更加注重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的激励作用,引导更多的青年才俊走专业技术人才这条路。

——破除“四唯论”。针对社会上诟病较多的“唯论文、唯资历、唯学历、唯奖项”现象和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门槛梗问题,着力拆解“硬杠杠”,明确“外语、计算机、论文和奖项不作为职称申报的门槛条件”,弱化论文权重,出台评价标准一律不搞门槛申报“一刀切”,为专业技术人才松绑减负。

——树立“新导向”。鲜明树起“重品德、能力和业绩”的人才评价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考察职业道德,建立健全诚信申报承诺制度和失信惩戒黑名单制度。更加注重让长期在第一线深耕专业,能力强、贡献大、业绩优的专技人才评得上职称,引导专业技术人才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立足基层一线建功立业。

——倡导“分类评”。以职业属性和岗位需求为基础,开展分类分层评价,体现行业特色和专业特点,合理设置论文和科研成果的评价权重。2018年出台《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评价办法的实施办法》等文件,真正实现“干什么、评什么”。

湖南的职称评审在向科研创新人才、产业需求领域、立足基层作贡献倾斜的同时,着力畅通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确保民营企业人才在职称评审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如近年来组织了黑茶、陶瓷等地方特色产业高级职称专场评审;开展民营企业人才评价服务年活动,聚焦5大领域10个专业,集中为民营企业开设一系列职称专场评审,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提供精准人才评价服务,为民企选拔一大批合“胃口”、叫得响的专业人才。

“职称评审给我一个普通的大专生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我明年的目标是要拿到高级会计师职称。”尹菊红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