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年龄,如何延、何时延,一直受到各方关注。日前,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今年将拿出延迟退休方案,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目前延迟退休方案制定进展如何?实施过程将带来哪些影响?7月22日,人社部举行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问:延迟退休何时实施
“延迟退休并非一蹴而就。”李忠透露,从制定延迟退休政策,到最终落地实施,必须经过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后,进行完善修改,在凝聚共识的基础上,才能落地实施。
据统计,2015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6.1%。这表明,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程度还在持续加剧。“正是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我们研究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李忠表示,在设计这项制度时,需要遵循三项基本原则:
一是小步慢提,逐步到位。坚持每年只延迟几个月,经过相当长一个时期逐步达到目标年龄。
二是区分对待,分步实施。不是对所有社会群体同时实行延迟退休,我们会选择现在退休年龄相对偏低的群体,从这部分群体开始逐步实施。
三是预先公告,做好公示。延迟退休政策涉及面广、各方意见多,目前相关政策仍在研究设计过程中,经过一些必要程序之后,我们将向社会公布方案,广泛听取意见,尽可能地汇集民智,凝聚共识。
二问:是否会挤占就业岗位
目前,全国每年有大学毕业生700多万人,去产能也涉及百万人安置问题。有人担心,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可能会对就业造成进一步挤压,尤其导致青年人就业空间大幅缩减。
对此,李忠表示,从就业结构上看,延迟退休占用的岗位和将来年轻人需要的岗位不是简单线性替代关系,“随着新兴产业不断崛起,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新型服务业仍有大量就业机会和岗位缺口。延退占用的就业岗位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替代青年的就业机会,青年的就业机会主要还是决定于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也表示,一方面,由于我国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办法,一年延迟几个月,总体对就业影响有限;而且这种影响分散到所有行业,因此对就业不会构成大冲击,也不会因此形成青年人的就业难。另一方面,考虑到从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逐步减少,2020年之后年均减少幅度将进一步加大,劳动年龄人口从2011年高峰期的9亿多将减少到2050年的7亿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趋势对冲了实施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政策所产生的就业影响。
“不过,从国际经验上看,延迟退休对部分人群确实会带来一定影响,应做好相应配套政策。”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指出,不同劳动者拥有的教育背景、职业技能等资源禀赋不同,面临的家庭、婚姻、健康等个人情况也不同,个体就业能力存在重要差别。比如,在美国,六十几岁的老年工人中大约有1/4由于伤残或者健康状况恶化而无法继续工作。因此,他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就业培训、劳动保护,减少就业歧视;另一方面对于无法就业的老年人,要进一步健全相关社会福利保障政策。
三问:是否会减少个人待遇
延迟退休会对个人养老金待遇带来什么变化?
对此,李忠表示,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方面构成,总的计发办法是长缴长得、多缴多得。他分析指出,基础养老金的确定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缴费基数;二是缴费时间长短。从缴费基数来说,延迟退休后,工资上涨的概率大;从缴费时间来说,延迟退休后缴费时间延长,基础养老金数额自然是增加的。
“从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来说,主要影响因素是个人缴存额及月除数(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养老保险有关文件规定,50岁退休的月除数是190,55岁退休的月除数是175,60岁退休的月除数是139,可以看出,月除数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小的,越推迟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就越会增加。总体来看,延迟退休年龄对个人养老保险待遇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李忠说。(邱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