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记者走访汨罗市古培镇双凤村,发现一栋外表铺满蓝白色马赛克瓷砖的居民楼建在马路边,大门敞开着,一楼充当“仓库”的房间内堆放着货物,旁边的房间里工人正一刻不停地踩着缝纫机,俨然是一个藏在居民楼里的小“工厂”。
这是双凤村培塘片15组的瑞科五金劳保家庭作坊。“工厂”内,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缝制、翻包、装袋……一台缝纫机,一条流水线下来,一个个工具包就成形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唠着家常,手上的活不曾停下,阵阵欢声笑语传播开来。
姜电(左)和李霞(右)在家庭作坊内工作
“家里有老人要照顾,所以不能出去工作,这里离家很近,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我很开心。”姜电是双凤村的村民,刚加入这个家庭作坊半年时间,她告诉记者,“现在速度比较慢,一个月能挣1500元左右,但熟练了就会更快,工资也会涨了。”
同样要照顾孩子无法外出打工的还有李霞。但在村里的家庭作坊工作,她早晚接送孩子上学不耽误;中午,作坊还提供免费的午饭 。李霞是熟练的老裁缝了,平均每个月能拿到3000元工资。挣钱顾家两不误,对于“家门口就业”,姜电和李霞都感到十分满意。
岳阳华兴钢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内工人正在打包钢纤维
在位于该村培塘片23组的岳阳华兴钢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内,传送带正将处理好的钢纤维运送到工人手中,装箱、打包,有条不紊。周勇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也是双凤村人。“ 原本公司地址在外地,但是对于做钢纤维来说家乡的资源更好,同时还能够解决周围一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就回来了。”周勇说,平时村级建设自己也会尽力支持,希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双凤村预制构件厂
双凤村养猪厂
双凤村漫山油茶苗
在双凤村,这样的家庭作坊和企业还有很多,预制构件厂、猪油炼制厂等种类多样。双凤村党总支书记陈灿兰告诉记者,双凤村十分重视“家门口就业”工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盘清乡友乡贤资源,闲置资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以“好就业、就好业”为目标,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深化就业模式、健全服务体系,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双凤村村貌
“村干部经常主动对接乡友乡贤,邀请他们回家乡创业。近两年,全村共盘活、利用闲置学校3所,闲置厂房2处,闲置山地800亩。”陈灿兰说,目前,全村运营企业有9家、家庭作坊16个、合作社6家,共带动家门口就业群众486名。筹建中的企业2家,预计可带动就业20人。接下来,双凤村将继续探索,让“家门口就业”助力更多群众有活干、有钱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