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乡,花海地!三江山水画卷的仲夏美景
来源:三江镇   日期:2019-07-10 09:55
浏览量:1 | | | |

白鹭乡,花海地!三江山水画卷的仲夏美景


仲夏,开满鲜花的乡村路,带我们来到森林小镇三江。这个时节的三江,山间是绿,田间是绿,伴着潺潺流淌的河水,白鹭丝飞舞在傍晚的天空。

田间漫步白鹭丝

依着凉爽的风,天空飘起小雨。在太平村落马片的大道上,一条小路指向山间的大片稻田。绿茵茵的水田里,白鹭丝优雅漫步。

“这里一大片以前是个砖厂哩。”太平村村委会成员汪检林向远方划了一个大圈。2007年一个张姓老板来此办黏土砖厂,后因政策和空气污染等原因关停。砖厂停办后,成为临山的闲置房。

砖厂变良田

2018年11月,配合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村上正式启动砖厂拆除工作。建筑垃圾堆成山,怎么处理成了难题。为了破解难题,村里想了不少办法,最后将砖土材料用来填埋沟塅,平整土地。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月时间,从前的砖厂不见踪迹,变为36亩良田,只有田梗上的变压器印证那段历史。

“太平村有2600多亩示范田,村民多以种田为生。当年为了增加收入,村民将20多亩田租出去办砖厂,但随之而来的龙窑烧砖污染,影响了周边环境,也引发不少矛盾。现在砖厂拆了、环境好了,群众非常拥护。”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两年,太平村已经成为白鹭丝的家园。傍晚沿着河道散步,可以看到成千上百只白鹭丝飞舞嬉戏的场景,遮天蔽日,十分壮观。

昔日垃圾场变身花海

沙婆潭曾是个三不管地带。它位置便利,位于花桥村、太平村两村交界,紧邻梅营线。

很多年前,沙婆潭是河道裁弯取直时形成的一口鱼塘,归乡镇企业所属,废弃后被填成实地。

“总共10多亩地,靠在马路边上,经常有人晚上在这里偷倒建筑垃圾等。”主管三江镇人居环境整治的罗海波介绍,虽然政府每年都会对垃圾进行清运,但这法子治标不治本,往往今天清完,明天就有人偷着倒。

今年3月,三江镇对沙婆潭进行清运平整后,种上四季桂、红叶石楠、香樟、紫荆、茶花等各类树种800余棵,并洒下格桑花、金盏菊、百叶花等种子。春去夏来,如今,沙婆潭已成为花的海洋。

记者发现,沿三江境内十古公路、梅营线行走,不光沙婆潭,路边处处是花团锦簇。据了解,今年三江镇投入60余万元对主干道进行绿化美化,种下茶花、红叶石楠等共计6000余棵,乡村路成为美景路。

五千人的环保之约

荆浒村有5000余人。两年多来,围绕环境保护,村民们牢牢遵守一个约定:不用一次性餐具、不燃放烟花爆竹、不乱丢垃圾,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以前没有村规民约的时候,大家办红白喜事,乱扔乱放。一起大风,满山都是塑料垃圾,脏的不行。”身为退休村干部、老党员的龚日新对从前的“乱”印象深刻。2017年,处事公正的龚嗲被推选为荆浒环保协会的一员后,跟大家一起努力治理乱象。“环保协会6个宣传监督员,6个保洁员,专门督促大家养成卫生习惯。”

一开始,村民们“不蛮习惯”,环保协会便挨个上门做工作、签协议,谁家有红白喜事,他们上门免费送垃圾袋、收垃圾。长此以往,大家逐步改变从前的陋习。今年2月,本地乡贤冯开港捐助了1000套餐具、2000套茶具给村上,既帮村民们节省了租餐具费用,也进一步推动习惯的养成。

“家家户户配有一个大垃圾桶,是村上补贴大部分、村民自费一部分购买的。家里剩饭剩菜沤肥,玻璃瓶单独装袋,纸板子自己留着卖钱……”垃圾不再乱飞,竹林美了,水塘美了。龚嗲说,环保约定,人人遵守,才有了现在山清水秀、清清爽爽的荆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