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一场以“深挖哲学实践价值 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新时代学哲学用哲学实践研讨会在汨罗市汨罗镇举行。来自中南大学人文学院的数名哲学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哲学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展开探讨,共同为汨罗乡村发展谋思路、献良策。
“深挖哲学实践价值 赋能乡村振兴”新时代学哲学用哲学实践研讨会
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罗军飞,中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范明献,汨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苏红琳,中南大学人文学院相关领导及教师,汨罗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文旅广电局、市文旅集团、汨罗镇等相关负责人及实践代表参加。
会前,哲学专家们在汨罗镇农民学哲学陈列馆,通过参观和听讲解的方式,了解汨罗公社50年代末至70年代农民学哲学的历史,以及当地党员干部和群众如何通过哲学思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参观汨罗镇农民学哲学陈列馆
会上,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围绕“传统文化哲学在基层治理中的转化路径”进行了主题发言,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哲学思想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汨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宋雄就党建引领与哲学赋能乡村振兴的汨罗经验作了汇报发言;与会人员与专家们分别就自己的实践和感想进行了发言。
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罗军飞认为,哲学研究应当“接地气”,既要探讨人民哲学,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与思想,也要与学术哲学相结合,形成一种既有深度又贴近现实的哲学思考。他表示,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拓展与汨罗镇瞭家山社区的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深入交流与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苏红琳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说,汨罗历来有学哲学用哲学的光荣传统,汨罗镇农民学哲学曾经是全国的先进典型,新时代我们探索党建引领+哲学赋能乡村振兴之路,但仍面临理论深度、群众接受度和实践应用等问题,亟需专业指导。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底蕴深厚,成就斐然,此次研讨会为我们带来宝贵经验,期待以此为契机,共建校地联建哲学实践基地,推动哲学智慧转化为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汨罗镇农民学哲学陈列馆挂牌“中南大学哲学系实践基地”
会上,汨罗镇农民学哲学陈列馆挂牌“中南大学哲学系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