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作协原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跃文(中)一行在长乐古镇麻石街采风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夏凡)来过长乐多少次?2月11日,正月十四,省作协原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跃文站在汨罗市长乐古镇麻石街上笑答:“记不清多少次了!”这一次,他携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沈念,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芙蓉杂志社社长、主编陈新文等文学界友人,在元宵前夕特意打卡长乐抬阁故事会比拼活动。
长乐抬阁故事会巡游现场,“高跷王子”引得万众瞩目(胡清 摄)
故事开演的长乐古镇,总是轻易汇成一片人海。这项传承千年、集惊奇巧险于一体的国家级非遗,已成为刻在长乐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耳熟能详的《杨门忠烈》《 永乐观灯》《百岁挂帅》,耳目一新的《魔童降世》《白娘子许仙》,结合时事的“消息故事”《新增高速出车口,助力长乐经济腾飞》……一台台生动有趣、传统与创新并存、多文化交融的故事让人目不暇接。
省作协原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跃文(右二)一行在街边看“故事”
一次次来长乐,一次次被长乐人的热情感染。对于长乐抬阁故事会今后如何传承发展,王跃文说,不用太担心,这本来就是在民间流传上千年的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自创自演就是其生存机制。相信随着社会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一定还会有更多好的、新的故事和表现方式出来。
“故事”幕后
“这块地方是长乐之地、长福之地,希望能有更多朋友来到这里,欣赏故事会,品尝长乐甜酒。”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沈念忍不住为长乐古镇“打call”。看过故事会,走过麻石街,喝过香甜酒后,他深有感触地说,长乐古镇历史古老又充满活力,有着深厚的文学土壤,希望来长乐采风的作家,都能够将目光深入到这块土地的历史和变迁之中,通过具体的人和故事会进行文学表达,让文学艺术这棵大树深深扎根、枝繁叶茂。
第三次来到长乐的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芙蓉杂志社社长、主编陈新文解析了长乐抬阁故事会千年不衰的原因:故事会将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华部分“活化”,通过比拼竞赛的方式推陈出新,将大家凝聚在一起,既彰显了民俗文化魅力,又营造了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抓手,提升了地方品牌影响力,促进了产业发展;小朋友深度参与,为故事会传承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
“内心波澜万丈!”看到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麦田格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青年作家李卓为自己是汨罗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他说,汨罗的特色民俗应该被更多人看见,希望能有更多人来到长乐,今后也会在创作过程中融合长乐元素、汨罗元素,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此次采风是“跟着文学名家游岳阳”活动内容之一。该活动由中国作协、省委宣传部指导,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岳阳市执行委员会、省作协、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岳阳市委宣传部主办,旨在支持办好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创作一批独具岳阳特色文章,彰显岳阳历史文化底蕴,推动岳阳文旅深度融合。
当天参加采风的还有湖南教育报刊集团总编辑、省教师作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吴新宇,湖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省教师作协副主席、省民盟文学院院长张战,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青年评论家刘启民,岳阳市作协主席舒文治,汨罗市副市长向恩泽,岳阳市委宣传部、汨罗市委宣传部、汨罗市文联、汨罗市作协相关负责人等。